帮你快速找医生

轮状病毒感染高峰将至,你做好预防了吗?

2019年09月16日 912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秋风起,蟹脚肥!气温开始下降,但恼人的“轮状病毒感染”又卷土重来。
接下来,就这个话题给大家科普其诱因、症状以及护理类的知识,都在这里啦!看看你为宝宝做好这些准备了吗?

什么是“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感染是临床上引起 2岁以内小宝宝胃肠炎的最常见原因之一,该病具有典型的流行季节,常见于每年 10 月中下旬至次年的2 月份,也是我国 5 岁以下儿童腹泻的首要病因。
全球每年约有 4亿人(1.11~1.35 亿儿童)患有轮状病毒肠炎,其中大约有 80万儿童死死亡;我国每年约有 1800 万儿童发生轮状病毒肠炎,其中约有 3~4 万儿童死于该病。


1.轮状病毒分类
轮状病毒被分为A、B、C、D、E、F、G七个组群。
其中A 、B、C组均可感染人类 但A组是婴幼儿、年幼动物的重要致病原,会引起急性、自限性腹泻。
在流行季节, A 组轮状病毒感染率高达 90% 以上。需要注意的是:孩子们在感染一次轮状病毒后,依然有多次感染的可能。
2.感染途径
轮状病毒主要以粪-口途径传播,另外,病毒颗粒在空气中以气溶胶形式存在,也可经呼吸道传播。
3.临床表现
轮状病毒肠炎的潜伏期为 1-3天,多起病突然,典型的症状是呕吐、发热及非血性腹泻。
● 在病初1-2天,先有呕吐、发热,之后会出现腹泻,大便每日 3~10 余次,可伴有腹胀和肠鸣等。排便急且量多,粪质多呈淡黄色的稀薄水样或蛋花汤样,偶有黏液,肯定无脓血。
● 轮状病毒肠炎可表现轻重不一。
● 轻者可无发热、呕吐,仅为轻度腹泻,甚至可能还无明显症状。
● 重者可因发热、持续呕吐和水样便而导致不同程度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甚至肠套叠等。
● 轮状病毒肠炎除了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外,可能还会有呼吸道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心脏受损、肝肾损害等相关表现。
● 轮状病毒肠炎自然病程约一周左右,少数可长达 2 周以上,一般预后良好,但脱水严重又未积极治疗者亦可引起死亡,免疫缺陷者常因混合感染而转为慢性腹泻或严重的疾病。
● 重者可因发热、持续呕吐和水样便而导致不同程度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甚至肠套叠等。
4.治疗方法
轮状病毒感染为自限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和治疗办法,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的关键是是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5.护理小妙招
①情况严重的,不要再犹豫了,应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②不要盲目给患儿吃止泻药,会隐藏住真实的疾病症状,导致医生误诊。
③只要不存在剧烈呕吐的情况,就无需特别禁食,适当减少喂养次数,喂些盐水或糖水,平衡肠胃即可。
④若出现非常严重的脱水症状,及时进行输液,保持体液平衡。
6.预防小妙招
①注意饮食卫生,吃水果蔬菜前都要清洗彻底,不让孩子吃过期的食物,不喝生水。
②定时定量喂养,根据孩子的成长和喂养情况,调整为少食多餐,并适当添加一些含有脂肪的食物,以增强胃肠的蠕动消化功能。
③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加减衣服,以防感冒发热导致其他现象。
④平日加强孩子的身体锻炼,增强免疫力。
⑤及时接种疫苗,每年7到9月份,6到24个月的宝宝都要及时接种,能有效预防。
7.轮状病毒疫苗接种建议
对于不同的轮状病毒疫苗其接种计划是不同的,一种是针对 A 组轮状病毒的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有效保护率在 70% 以上,需每年口服 1 剂(3 mL),一般在服用疫苗后 2 周产生抗体,4 周时抗体浓度达到最高峰,接种成功后,保护期一般为一年,所以建议三周岁以内的宝宝,最好是在每年的 8~10 月接种一次轮状病毒疫苗;
还有一种是进口的五价轮状病毒疫苗,该疫苗为口服,首次接种时间6到12周,第二次接种距上次接种间隔4到10周,第三次接种间隔4到10周,婴幼儿接种最晚完成不低于32周(即8个月前),保护期长达7年。

8.出现这些情况,请及时就诊!
1、有反复发热症状,体温超过38.5C或服用退烧药后体温控制不佳。

2、宝宝有频繁呕吐,无法进食和进行口服补液的。

3、大便为粘液样便或者有脓液及血,气味较臭。

4、腹痛症状较明显,休息后无法缓解,无法进食。

5、宝宝精神较差,昏昏欲睡,口唇、皮肤干燥,烦躁口渴,眼窝或囟门凹陷,尿量明显减少,提示有脱水症状。








在流行季节, A 组轮状病毒感染率高达 90% 以上。需要注意的是:孩子们在感染一次轮状病毒后,依然有多次感染的可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