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胆囊息肉简介

2019年03月04日 929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胆囊息肉
疾病概述
  胆囊息肉:是指各种胆囊粘膜良性隆起的简称。大多数胆囊息肉的症状与慢性胆囊炎相似,主要表现为右上腹部轻度不适,伴有结石时可出现胆绞痛。但是也有相当数量的人并无症状,只是做健康检查时才被发现,因此常常造成患者延误.目前西医针对胆囊息肉的处理方式主要是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一则会出现如血管损伤、脏器损伤等并发症,无论是哪一种并发症,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再则是治标而非治本,因为手术针对的只是病灶,而没有针对致病因素,所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连云港市中医院普外科赵海涛

  胆囊息肉的治疗机理

  一、矫正形成息肉胆汁,阻止息肉的生长与再生成。

  二、改变病灶局部微环境,切断息肉营养供给,使瘤体从根部干枯、萎缩坏死“ 瘤亡蒂落 ”,通过体腔随大便排出体外。

  三、活性成份附着瘤体表面,浸入息肉组织体内直接杀灭细胞,使其失活,不得复生。化腐生肌,修复基底组织,恢复胃、肠功能。

  四、全面调整人体免疫功能,纠正机体失衡状态,护胆调息方通过激活和增强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使其增加体液免疫对致息因子的监控,促进淋巴细胞、单核吞噬和巨噬细胞对息肉组织的吞噬作用,纠正胆囊致息内环境调节,调整致息与抑息基因至正常平衡状态,从而治愈胆囊息肉。该疗法以调整、逆转患者整体病态因素、平衡阴阳入手,可从根本上使胆囊息肉逐渐缩小、吸收,最终完全消失,从而达到彻底康复的目的。临床经数万例观察,疗效显著,一般1—3个月可痊愈。

临床表现
   大多数胆囊息肉的症状与慢性胆囊炎相似,主要表现为右上腹轻度不适,伴有结石时可出现胆绞痛,但也有相当数量的患者并无症状,只是在做健康体检时才被发现。一般认为,胆囊息肉是胆囊癌的诱发因素,近些年来国内外也有许多关于胆囊息肉癌变的报道,尤其在伴有结石时,癌变机率会明显提高。

  胆囊息肉在临床上可分三个时期即:活跃增长期、相对稳定期、吸收消散期在治疗中,一般都要经过“活跃增长期-相对稳定期-吸收消散期”的过程,各个时期的特点如下:

  活跃增长期 相对稳定期 吸收消散期

  胆囊息肉体积 不断增大 不变化 逐渐减小

  胆囊息肉数量 不断增多 不变化 逐渐减少

临床特点
  特点一:发病率逐渐增高

  随着人类饮食结构多样化和饮食节律非常化及环境污染的加剧,胆囊息肉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如:高胆固醇饮食、长期酗酒、过多进食刺激性饮食、饮食规律紊乱如:早餐不吃好或不吃早餐、晚餐过盛、过多等不良饮食习惯、农药过多、食品添加剂泛滥、电离辐射充斥空间等都和胆囊息肉的形成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从而孕育了胆囊息肉的第一个特点-发病率逐渐增高。

  特点二:隐蔽攻击性强

  胆囊息肉多无症状,85%以上的患者都是在例行体检中发现。在检查上,3-4mm以下的息肉在CT和核磁共振中难以发现或常常漏诊。

  无症状型胆囊息肉给人们造成的假象是不痛不痒、身无百病。

  随着影像学的发展,胆囊息肉病的发现率逐渐增高,而非专科医院的医生对此病认识不清或不认识,或不重视,从而造成了胆囊息肉在诊断和认知上的盲点和诊断治疗的真空带,形成了胆囊息肉宽阔的隐藏空间。

  上述三点孕育了胆囊息肉的隐蔽攻击性特点。

  特点三:癌变率高

  胆囊息肉的致命杀伤力在于突发癌变。从80-90年代,因形成的胆囊息肉的性质不同,癌变率逐渐增高。而在癌变中或癌变后,许多胆囊息肉患者没有不适的感觉,不知不觉发展,不知不觉癌变,这也是胆囊息肉最可怕的特点。

诊断鉴别
  胆囊息肉样病变又称胆囊隆起样病变,该病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大部分患者为查体时所发现。主要症状为中上腹部隐痛(46.9%)。发病年龄30~50岁者占57.8%,以中青年为主。主要依靠B超检查诊断胆囊息肉。但常难以定性,临床对其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亦较困难。目前主要诊断手段是超声检查,对<5mm 者的检出率可达90%以上,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率均较高。如发现多发高强回声,且有漂浮感和慧尾征者提示为胆固醇息肉,位于胆囊底部的小隆起,病变中有小圆形囊泡影和散在回声光点提示腺肌瘤病,而根据病变回声性质、蒂的有无和粗细,病变处的粘膜改变,对区分良恶性疾病有一定价值。但B超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定性及鉴别诊断又有一定局限性和假阴性率。如当病变小且位于胆囊颈部时,或伴有胆囊结石时易造成漏诊,且对定性和鉴别亦有一定困难。

肿瘤分类法
  胆囊息肉又称胆囊隆起样病变或胆囊肿瘤,从胆囊肿瘤的意义上分析胆囊息肉,又可分为真性肿瘤和假性肿瘤两种。所谓真性肿瘤,指胆囊本身的腺体、肌层增生引起的胆囊息肉,这是一种胆囊的真正意义上的肿瘤,此类胆囊息肉特点见下表。所谓假性肿瘤,是指由于肝胆清理功能失调、紊乱引起胆固醇积聚、结晶,胆囊慢性炎症引起炎性增生,胆囊、胆汁异常改变引起的其它增生性病变。

治疗预防
  胆囊息肉病变临床并不少见,手术是根治的方法,但并非所有胆囊息都需手术治疗。因其病变类型不同,大小不一,疾病转归亦不尽相同,因此其手术适应症各家掌握也不一致。

  手术时机选择:胆囊息肉样病变术前有时难以定性。根据胆囊息肉样病变恶变可能性的高危因素我们提出下列手术指征:

  (1)单发病变,大于10mm,蒂粗大者,尤其是位于胆囊颈部,年龄大于50岁。(2)多发病变,伴有胆囊结石,有症状,年龄大于50岁。(3)单发病变,小于10mm,无症状,年龄小于50岁,允许观察、随访;病变增大或形态有变化则应手术治疗。(4)多普勒彩超检查病变有丰富血供提示为恶性新生物。(5)CEA(肿瘤标记物),测值明显升高且除外其它胃肠道肿瘤者。(6)胆囊息肉样病变,有明显症状且反复发作者。(7)对直径小于5mm无症状病人应间隔3到5个月随访检查。一旦病变增大或症状明显亦须行手术治疗。

  近几年,非手术和中药治疗胆囊息肉病已引起医疗界的广泛重视,各种偏方、配方、验方等在消炎、利胆,控制胆囊炎、胆囊息肉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针对胆囊息肉的专科用药也取得了很大成就,随着中医中药研究的深入,非手术治疗胆囊息肉的治愈率,也在迅速提高。

预防
  禁酒及含酒精类饮料

  酒精在体内主要通过肝脏分解、解毒,所以,酒精可直接损伤肝功能,引起肝胆功能失调,使胆汁的分泌、排出过程紊乱,从而刺激胆囊形成新的息肉及/或使原来的息肉增长、变大,增加胆囊息肉的癌变系数。

  饮食要规律、早餐要吃好

  规律饮食、吃好早餐对胆囊息肉患者极其重要。人体内肝脏主管分泌胆汁,分泌的胆汁存储入胆囊内,而胆汁的功能主要是消化油性食物。如果不吃早餐,则晚上分泌的胆汁利用不上,存留于胆囊内,胆汁在胆囊内滞留时间过长,即可刺激胆囊形成胆囊息肉或使原来的息肉增大、增多,所以早餐最好吃些含植物油的食品。

  低胆固醇饮食

  胆固醇摄入过多,可加重肝胆的代谢、清理负担,并引起多余的胆固醇在胆囊壁结晶、积聚和沉淀,从而形成息肉,所以,胆囊息肉患者应降低胆固醇摄入量,尤其是晚上,应避免进食高胆固醇类食品如:鸡蛋(尤其是蛋黄)、肥肉、海鲜、无鳞鱼类、动物内脏等食品。

饮食注意事项
  1、宜多食各种新鲜水果、蔬菜,进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如:香菇、木耳、芹菜、豆芽、海带、藕、鱼肉、兔肉、鸡肉、鲜豆类等。

  2、宜多食干豆类及其制品。

  3、宜选用植物油,不用动物油。

  4、少吃辣椒、生蒜等刺激性食物或辛辣食品

  5、宜用煮、蒸、烩、炒、拌、氽、炖的

烹调方法
 
,不用油煎、炸、烤、熏的烹调方法。
 

  6、山楂10克,杭菊花10克,决明子15克,煎汤代茶饮或饮用绿茶。

  7、平时喝水时,捏少许山楂、沙棘、银杏、绞股蓝草放入水杯中当茶饮用。

胆囊切除术后的饮食原则
  切除胆囊后,机体便失去了胆囊的储存、浓缩、排泌胆汁和分泌等功能。表现在脂肪消化功能方面的问题是没有浓缩的胆汁进入小肠,肠内胆汁酸浓度降低,胆盐的含量也比正常人减少一半。如果摄入的食物中脂肪含量较多,会引起脂肪的消化不良并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经过一段时间后机体会逐渐适应和代偿,这一过程需要2~3个月。因此,在这一段适应的时间里,对脂肪的摄入量要加以限制,尤其是1次不能吃含太多的动物脂肪的食物。一般采用少吃多餐的办法,一餐食量不宜过饱。食物内容可以是低脂半流食或低脂软饭,如各种粥类、面条、面包、饼干、豆腐、蛋清、去脂牛奶、低脂瘦肉、少纤维蔬菜和水果等。烹调以炖、蒸、煮的方法为宜。根据对食物的耐受情况,脂肪控制可以从每日20克过渡到每日40克。手术后经一段适应时间后,再逐渐放开对脂肪食物的摄取。

饮食
  胆囊息肉患者应多吃一些有益的食物,宜多食的食品如下:

  1、宜多食各种新鲜水果、蔬菜,进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如:香菇、木耳、芹菜、豆芽、海带、藕、鱼肉、兔肉、鸡肉、鲜豆类等。

  2、宜多食干豆类及其制品。

  3、宜选用植物油,不用动物油。

  4、少吃辣椒、生蒜等刺激性食物或辛辣食品

  5、宜用煮、蒸、烩、炒、拌、氽、炖的烹调方法,不用油煎、炸、烤、熏的烹调方法。

  6、山楂10克,杭菊花10克,决明子15克,煎汤代茶饮或饮用绿茶。

  7、平时喝水时,捏少许山楂、沙棘、银杏、绞股蓝草放入水杯中当茶饮用。

       胆囊息肉患者应该忌吃以下食物

       1、忌酒精。酒精在体内主要通过肝脏分 胆囊息肉饮食禁忌 解、 解毒, 所以, 酒精可直接损伤肝功能, 引起肝胆功能失调, 使胆汁的分泌、排出过程紊乱,从而刺激胆囊形成新的息肉及 或使原来的息肉增长、变大,增加胆囊息肉的癌变系数。

        2、少吃高脂肪、 高胆固醇食物, 如蛋黄、 胆囊息肉饮食禁忌 鱼子、动物肝、脑、肠等。胆汁中胆固醇增高,易于形成胆固 醇结石。植物油既可降低胆固醇,又可促使胆固醇转变成胆汁 酸防止胆石形成,故宜以植物油为主。油炸、油煎食品最好不 吃,以免诱发胆绞痛。烹调上尽量清淡、少油,家蒸、煮,忌 煎、炸。 胆囊息肉饮食禁忌

       3、减少纤维素含量高,少渣的饮食,减 胆囊息肉饮食禁忌 少对胃肠的刺激。 [1]
  规律饮食、吃好早餐对胆囊息肉患者极其重要。人体内肝脏主管分泌胆汁,分泌的胆汁存储入胆囊内,而胆汁的功能主要是消化油性食物。

治疗机理有哪些
  (一)抑制息肉新生血管增长.使息肉缩小、消失。

  (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逐步萎缩消除息肉细胞

  (三)使息肉细胞坏死,钙化或液化。

  (四)促使息肉细胞周围组织纤维化,阻断生长。

慢性胆囊炎饮食注意事项
  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在老年人中都很常见,两者常同时存在。饮食控制是发作期治疗措施之一,也是平时保持胆汁排泄通畅,减少急性发作的重要手段。

  (1)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蛋黄、鱼子、动物肝、脑肠等。胆汁中胆固醇增高,易于形成胆固醇结石。植物油既可降低胆固醇,又可促使胆固醇转变成胆汁酸防止胆石形成,故宜以植物油为主。油炸、油煎食品最好不吃,以免诱发胆绞痛。烹调上尽量清淡、少油,家蒸、煮,忌煎、炸。

  (2)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品,如胡萝卜、番茄等黄红色的水果蔬菜。因维生素A能保持胆囊内壁上皮的健全,也可减少胆固醇结石的形成。萝卜、水果汁、荠菜、山楂等有利胆疏肝的作用,可常吃。

  (3)增加食品中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以保证热量需要和利于肝糖原的生成。

  (4)减少纤维素含量,少渣饮食还可减少对胃肠的刺激。

  (5)增加进餐次数,以刺激胆汁分泌,减少胆囊中胆汁淤滞浓缩。

病因及病理
  通过近千例正常人与胆囊息肉患者体液分析观察及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取胆囊息肉病变组织活检,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及遗传基因学,发现正常人体内和患者体内均存在着两种基因,K-RAS和G-RAS(被称为致息基因和抑息基因).他们还发现在正常人体内致息基因(K-RAS)处于失活状态(无活性),而抑息基因活性较强,它们之间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状态,而在胆囊息肉患者的体内致息基因(K-RAS)较为活跃,抑息基因活性较为低下,两种基因处于一种失衡状态。

  当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时,机体的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对致息基因(K- RAS)监控能力下降,再加上胆囊炎及胆固醇代谢异常等各种诱因条件下,改变了胆囊内环境稳定,使无活性的致息基因(K-RAS),转变成具有较强活性的致息基因(K-RAS),而抑息基因(G-RAS)活性明显减弱,此时具有活性致息基因(K-RAS)与胆囊壁细胞中某些基因片断重组后,形成其因突变,使胆囊壁细胞发生异常增生现象,并向胆囊腔生长,而这种突出于胆囊壁的异常赘生物,称之为胆囊息肉.

手术的适应症
  胆囊息肉是因为胆汁分泌多,胆囊营养不足,所以当胆汁成分发生改变,胆囊过度浓缩胆汁的时候,胆囊就被腐蚀坏了,出现炎症,也就是胆囊炎,久之胆囊壁不能愈合,就形成息肉。

  患了"胆囊息肉",是否需要手术,取决于下列情况:年龄、病变大小、数量、部位、形状,有否临床症状或合并胆囊结石,能否排除胆囊恶性肿瘤可能。因此,当B型超声检查发现有息肉样病变时,治疗要在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上作出决择, 手术适应症一般为:

  1、合并胆囊疾病,如胆囊结石、急性或慢性胆囊炎,并有明显临床症状者,均应施行胆囊切除术。

  2、无明显症状的5mm左右的多发性息肉,不需手术,可继续观察。

  3、大小在10mm以下无临床症状的单发息肉,应定期观察(3个月),若病变有增大趋向,应行手术。

  4、大小在10mm以上的单发息肉或位于胆囊颈部,不论有否临床症状,均应手术。

  5、疑有早期胆囊癌可能,也应该考虑手术治疗。

辩证
  胆囊息肉又称胆囊隆起样病变或胆囊肿瘤,从胆囊肿瘤的意义上分析胆囊息肉,又可分为真性肿瘤和假性肿瘤两种。所谓真性肿瘤,指胆囊本身的腺体、肌层增生引起的胆囊息肉,这是一种胆囊的真正意义上的肿瘤,此类胆囊息肉特点见下表。所谓假性肿瘤,是指由于肝胆清理功能失调、紊乱引起胆固醇积聚、结晶,胆囊慢性炎症引起炎性增生,胆囊、胆汁异常改变引起的其它增生性病变,此类胆囊息肉的特点如下:

  胆囊息肉之真性肿瘤:

  一般无慢性胆囊炎病史;发现过程:一般为体检发现;

  B超检查特点:单发、中强回声光团、不移动、体积较大(一般超过1cm)、多发于胆囊颈部、外形圆或类圆光团、不移动;症状:一般无症状;并发症:一般无并发症,癌变率较高。

  胆囊息肉之假性肿瘤:

  多有慢性胆囊炎病史;发现过程:体检发现或不舒服时检查发现;

  B超检查特点,多发、强回声,体积较小 (一般小于1cm)、多发于胆囊底部、外形不规则;症状:部分有右肩后背痛、右上腹胀痛等胆囊炎症状;并发症:有时出现脂肪肝、胰腺炎等并发症 ,癌变率较低。

  专家忠告:

  胆囊息肉首选B超检查:

  由于胆囊息肉一般较小,直径小于1厘米的息肉如果不是特别细致的检查,在CT和核磁共振中容易被遗漏 ,故胆囊息肉不主张做CT和核磁共振检查,这好比用大炮打蚊子,既花费资金又不能达到目的。

  胆囊息肉较小,在B超检查中无法分辨是属于哪种类型,这是最令医生和病人感到遗憾的地方。医生只能根据息肉的形态和发展情况判其是否恶变。恶变的胆囊息肉在B超的检查中可见直径超过1厘米,息肉的基底部较宽,或者息肉表面不光滑,病变侵及肌层。如果胆囊息肉逐渐增大或者短时间内增大较快,虽然不一定恶变,但起码表明胆囊息肉在不断发展。

  复查问题

  发现胆囊息肉后,多长时间复查以及采取什么方法复查,这也是病人非常关心的问题。胆囊息肉应在设备条件较好和医疗技术水平较高的医院确诊。一般采用B超复查,开始时可3-6个月复查一次,连续检查2-3次,如果息肉没有变化,则在每年体检或有症状时再进行检查。

  复查还应在一家医院,最好是同一台机器、同一个大夫复查。这是因为B超检查胆囊息肉有误差,正常误差在2mm以内,这种误差包括:人员误差、仪器误差,同一台机器、同一个大夫复查,可尽量减少这些误差,尤其是服药后复查,误差容易导致服药效果的失误判断。

  患者在复查时,最好不要先告诉医生自己的胆囊息肉多少、多大,以免影响医生的检查和诊断的细致性、准确性。因为医生在寻找病因时,往往比较细心,而在复查时往往走马观花,有些甚至是先入为主。这是陋习,但有时的确存在。

治疗
  1.B超检查发现的胆囊息肉,直径在0.5公分以内者,常为良性息肉。如无症状,不需治疗。但每隔半年左右要复查B超,观察息肉的动态变化。

  2.若息肉的直径超过1.0公分,则有可能恶变,应选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摘除胆囊。术后应将摘除的胆囊息肉进行病理检查,以确定息肉的性质。

  3.对于胆囊息肉不论是单发还是多发,若并有胆囊结石(也不论是单发或多发),如果症状明显,经常出现腹痛、发热、消化不良,应及时摘除胆囊(首选腹腔镜摘除术)。

  4.胆囊息肉患者,饮食宜清淡,忌油腻食物及暴饮暴食。

患者胆囊切除术后的饮食原则
  胆囊息肉患者切除胆囊后,机体便失去了胆囊的储存、浓缩、排泌胆汁和分泌等功能。表现在脂肪消化功能方面的问题是没有浓缩的胆汁进入小肠,肠内胆汁酸浓度降低,胆盐的含量也比正常人减少一半。如果摄入的食物中脂肪含量较多,会引起脂肪的消化不良并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经过一段时间后机体会逐渐适应和代偿,这一过程需要2~3个月。

  因此,在这一段适应的时间里,对脂肪的摄入量要加以限制,尤其是1次不能吃含太多的动物脂肪的食物。一般采用少吃多餐的办法,一餐食量不宜过饱。食物内容可以是低脂半流食或低脂软饭,如各种粥类、面条、面包、饼干、豆腐、蛋清、去脂牛奶、低脂瘦肉、少纤维蔬菜和水果等。烹调以炖、蒸、煮的方法为宜。根据对食物的耐受情况,脂肪控制可以从每日20克过渡到每日40克。手术后经一段适应时间后,再逐渐放开对脂肪食物的摄取。

  胆固醇性胆囊息肉主要为大量泡沫细胞、炎性细胞等吞噬胆固醇后的集聚,少量胆囊上皮突变细胞,用PCR和限制酶定向测序法,上皮细胞内发现K-RAS基因活性较低,而G-RAS基因活性高。

  本病常为多发性,位于胆囊的底部或体部少 数位于颈部,息肉直径均较小,表面不光滑,多无蒂,无血供,回声较强,胆囊壁正常或稍厚,疼痛等症状不明显

病理类型
  胆囊息肉的表现形式包含很多病理类型,病理分类为非肿瘤与肿瘤性病变两大类,肿瘤性病变又分为良性和恶性。   

非肿瘤性病变   

其中以胆固醇息肉最为多见。国外1995年报告,胆固醇息肉占胆囊息肉样病变的65%,国内报告的288例患者中胆固醇息肉占62.5%。其次为炎症性息肉、腺瘤样增生及腺肌瘤等。   

(1)胆固醇息肉:胆固醇沉着是胆囊息肉的重要病因,胆固醇沉着于胆囊黏膜固有膜的巨噬细胞内,逐步向黏膜表面突起,促使黏膜上皮增生、罗-阿窦增多及肌层增厚而形成息肉。胆固醇息肉的病理特点为多发性小息肉,曾有胆固醇息肉74例病例报告显示:直径小于10mm者占97%,50%为多发性,平均3.09±3.31个(肿瘤性息肉多为单个病变,有临床鉴别意义)。胆固醇息肉质脆带细,易与黏膜分离,不伴有肠化生及不典型增生,也不含其他基质成分,即便伴有炎症也很轻微,到目前为止未见有癌变报道。   

(2)炎症性息肉:为炎症刺激所致的一种肉芽肿,直径约5mm,单发或多发的广基性结节。其组成成分有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及慢性炎症细胞,息肉周围的胆囊壁有明显炎症,至今尚无癌变报道。   

(3)腺瘤样增生: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增生性病变,为黄色质软的疣状物,直径约5mm,单发或多发。其组成成分为丰富的结缔组织中含平滑肌束及杯状细胞,其表面有上皮增生并伴有肠化生。腺样增生因黏膜上皮伸入肌层形成的罗-阿窦明显增多,窦口上常有狭窄,致窦内常有胆汁淤积、炎症或胆石嵌入,有癌变可能。   

(4)腺肌瘤:存在黏膜上皮局部变化、肌纤维增生与局限性腺肌增生,故医学上又称为腺肌增生症,有弥漫型、节段型与局限性三种。腺肌瘤也是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增生性病变,也可能癌变。   

肿瘤性病变   

此类病变中以良性的腺瘤为主,恶性主要为胆囊癌。   

(1)腺瘤:多为单发的有蒂息肉,外形可呈乳头状或非乳头状,恶变率约30%,癌变机会与腺瘤大小呈正相关。1998年国外学者观察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时发现,其中94%直径<10mm,66%的患者年龄<60岁;而恶性胆囊息肉样病变88%直径>10mm,75%的患者年龄>60岁。研究认为,胆囊腺瘤的发病率很低,在10年内施行的12153例胆囊切除中,仅81例为胆囊息肉样病变,只占0.7%,而其中是腺瘤的仅为9.6%;而同期人群中发现胆囊癌225例,占1.85%,可见本病有癌变的可能性。   (2)腺癌:分为乳头型、结节型及浸润型。前两者为隆起性病变,直径约<20mm;而浸润型不属于胆囊息肉样病变,绝大多数直径>20mm。因此表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胆囊癌往往为早期,其中乳头型癌绝大多数限于黏膜和肌肉内,预后良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