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高血压患者如何看病?

2017年06月09日 1038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体检查出高血压了,纠结要不要去看医生?看病前要准备什么问题?带哪些病例资料?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将你的病情完整高效地传达给医生?
给您支招,满满干货,赶紧收藏!

1、看病前,患者做哪些准备?
对于患者而言,如何在有限的门诊时间内,将你的病情完整高效地传达给医生,关系到看病的效果的好坏。最关键的原则就是,与医生换位思考,清楚医生在看病时是怎样根据信息来判断病情的。

通常,门诊医生将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种,一种是初次就诊的病人,另一种为复诊的病人。

初诊病人,医生会询问:

1、患者发现血压升高的时间及幅度;
2、是否有伴随症状,例如头晕,视物模糊,活动后气促;
3、小便性质,夜尿次数等。

复诊病人,医生会询问:

1、药物的名称,服药前后的血压变化,有无不良反应等;
2、有没有一些与高血压有关的合并症,如有无糖尿病、肾病、血脂异常等情。

温馨
提醒
建议高血压病人
在就诊前应该做好以下准备:
1梳理一下自己发生高血压的经过,如病程中最高的血压达到多少,服用降压药物前后的血压数值变化;
2目前自己在服用哪些降压药物(*如果记不住药物名字,可以将药物包装盒/或说明书带给医生,这点非常重要);
3找出自己近期的生化检查报告带给医生。

2、看病时,医生为啥这么做?
医生对初次就诊的高血压患者除了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外,还会开处一些辅助检查,目的为了评估高血压对靶器官损害的程度,伴随的代谢状况及其他危险因素,以及确定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

此外,还会根据血压水平开具降压药物。一般初次药物处方量为2-3周的量,目的是让患者有充分时间完成辅组检查,观察降压药物的疗效和副反应。

医者·说

临床上经常有患者每拿到一个检查报告就急着找医生看,其实没有必要。

最佳状态应是每天早、晚测量血压,记录服药后出现的反应,完成所有辅助检查,在初诊后的2-3周再复诊。

此时复诊,医生根据既往病史、辅助检查结果及药物治疗后的血压反应等对患者有了全面的了解,进而可以制定出一个个体化的诊治方案。

对于高血压病因明确,降压药物治疗方案有效、血压稳定的患者,应按时服药,每周至少测量一次血压并记录,依据主治医生的意见定期复查某些生化指标,并遵医嘱按时复诊。同样,复诊前梳理一下自己的血压控制情况,有无特殊不适,带好相关检查报告单。

如果高血压患者能够在就诊前做到上面几点,那么就诊时与医生的沟通就会比较流畅,有助于获得良好的诊疗效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