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特应性皮炎

2017年12月28日 2109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症状

  1. 临床分期:婴儿期(0-2岁)、儿童期(2-12岁)和青少年及成人期(≥12岁)。


  2. 典型临床表现 (1)皮疹分布:婴儿期主要位于面颊部、额部和头皮,逐步发展至躯干和四肢伸侧;儿童期主要分布于面部、躯干和四肢伸侧,并逐渐转至曲侧,如肘窝、腘窝等部位。 (2)瘙痒和干皮症:几乎是所有特应性皮炎患者的共同临床特征。 (3)抓痕、炎性皮损(红斑、丘疹、水疱、渗出和脱屑)、苔藓样变,是最主要的皮疹类型,且往往共存。但特应性皮炎患者表现可以不典型,应注意防止误诊漏诊。 


  3. 不典型临床表现   毛周隆起、眼睑湿疹、耳廓/耳后/鼻孔下裂隙 、口角唇炎 、外阴湿疹 、乳头湿疹 、指尖湿疹/特应性冬季足 、白色糠疹 、钱币样湿疹 、甲沟湿疹 、痒疹 、丘疹性苔藓样疹 、红皮病。


  4. 特应性标志:干皮症、Hertoghe征、掌纹征、白色划痕等。


   病因

   病因和加重诱发因素

   (1)免疫-变应性因素: 吸入变应原:最重要的是尘螨,花粉作为季节性吸入性变应原,是季节性加重的因素。 食物变应原:最常见是鸡蛋、牛奶。鸡蛋过敏患者66%在5岁前可缓解,75%在7岁前缓解;牛奶过敏患者76%在5岁前缓解。 接触性变应原:对镍盐过敏很常见;合成纤维、毛织品、洗涤剂、自来水、汗液、日光等都可能导致皮肤炎症加重。 感染:特应性皮炎患儿皮肤感染的天然免疫成分如抗菌肽LL-37等存在缺陷,易导致葡萄球菌、单纯疱疹病毒、浅表真菌等感染。 


(2)非免疫性因素 情绪因素如压力、焦虑(儿童期晚期和青少年期)等可加重病情。 


   检查

   1. 实验室检查:包括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IgE、特异性IgE(放射变应原吸附法、免疫荧光法或 ELISA方法)、皮肤点刺试验、特应性斑贴试验、免疫状态指标(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等。血清中Th2 细胞趋化因子即胸腺活化调节趋化因子水平能反映AD短期内的状况,是评价AD严重程度非常有效 和敏感的辅助指标。


   2. 疾病严重程度评估:评估AD的严重程度,评估方式包括SCORAD评分、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研究者整体评分、瘙痒程度视觉模拟尺评分、皮炎生活质量指数问卷(儿童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等。


   诊断

   1、诊断:主要标准:皮肤瘙痒。 次要标准: 屈侧皮炎湿疹史,包括肘窝、胭窝、踝前、颈部(10 岁以下儿童包括颊部皮疹); 哮喘或过敏性鼻炎史(或在 4 岁以下 儿童的一级亲属中有特应性疾病史); 近年来全身皮肤干燥史; 有屈侧湿疹(4 岁以下儿童面颊部 / 前额和四肢伸侧湿疹); 2 岁前发病(适用于 4 岁以上患者)。确定诊断:主要标准 + 3 条或 3 条以上次要标准。 特应性皮炎有典型表现者诊断并不困难,但临床上有部分患者表现不典型,勿轻易排除特应性皮炎的诊断,应当仔细检查和问诊,必要时进行长期随访。


   2、鉴别诊断:特应性皮炎的鉴别诊断包括脂溢性皮炎、非特应性湿疹、单纯糠疹、鱼鳞病、疥疮、副银屑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皮肤 T 细胞淋巴瘤、Netherton 综合征、高 IgE 综合征、Wiskott-Aldrick 综合征、特应性皮炎样移植物抗宿主病等。特应性皮炎严重度的评价方法较多,常用的有特应性皮炎评分(SCORAD)、湿疹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EASI)、研究者整体评分法(IGA)、瘙痒程度视觉模拟尺评分(VAS)等。临床上也可采用简单易行的指标进行判断,如:轻度为皮疹面积小于 5%;中度为 5%~10%,或皮疹反复发作;重度为皮损超过 10% 体表面积,或皮炎呈持续性,瘙痒剧烈影响睡眠。疾病严重度评估可作为制定治疗方案的依据。


   治疗

   特应性皮炎的治疗包括外用治疗、系统治疗、物理治疗三个方面:


   1. 局部治疗:主要是外用糖皮质激素和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一般初治时应选用强度足够的制剂,短期内控制病情后,改用弱效的制剂或非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维持,面部、颈部及皱褶部位应选用相对弱效的糖皮质激素。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包括他克莫司软膏和吡美莫司乳膏,具有较强的选择性抗炎作用,且可相对较长时间地用于所有的发病部位,尤其是面颈部和褶皱部位。根据皮损的具体特点,还可以选用外用抗生素、外用止痒剂以及氧化锌油、黑豆馏油等制剂。


   2. 系统治疗:包括抗组胺药、抗感染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以及曲尼司特、甘草酸和复合维生素等,由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中医中药对于部分患者具有一定疗效,如能正确辨证,可以使用。 


   3.物理疗法:主要是紫外线光疗,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 概括特应性皮炎的治疗,基础层次是生活护理和外用保湿剂;如不能控制,加用外用抗炎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或他克莫司/吡美莫司;如还不能控制,加用口服抗组胺药,晚间加用具有嗜睡作用的一代抗组胺药;如病情持续加重,加用系统抗炎药物,如口服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总而言之,要综合病史、病程、严重程度和受累范围等进行评估,根据不同的病情采取相应的个体化治疗。


   预后

   特应性皮炎并不可怕,并且是完全可治愈的。关键是大家要更新一个观念,不是治了后不起皮疹,不痒就可以了,皮肤的深层次护理非常重要。因为这种病人皮肤往往比较干燥,对外界特别敏感,应像人们护脸一样,给予适当的护理。使缺水缺油的皮肤能恢复相对正常的致密结构,不让外来过敏原有可乘之机,因皮肤经护理后变得光滑细腻,衣服对皮肤的摩擦力减小了,也就避免了复发的机会。


   预防

  • 避免诱发和加重因素:尽量避免一切可能的刺激。


  • 应尽量穿棉制品衣服,以宽松为宜;


  • 避免用力搔抓和摩擦;避免过度清洗皮肤,尤其是烫洗和过度使用肥皂;


  • 避免环境温度过热,减少汗液的刺激;


  • 注意保持清洁的生活环境,减少如屋尘螨、动物毛、花粉、真菌等变应原;


  • 注意观察对所进食物的反应,避免食入致敏食物。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