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脊膜瘤的精准微创治疗——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脊柱肿瘤诊治中心

2018年02月22日 1008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什么是脊膜瘤?

    脊膜瘤通常发生在硬脊膜附近神经根周围的蛛网膜帽状细胞,亦可起源于软膜或硬脊膜的成纤维细胞,成人椎管内脊膜瘤的发病率与椎管内神经鞘瘤相似。脊膜瘤生长较缓慢,早期症状多不明显,故一般病程较长。常见的主要症状是与肿瘤部位相关的肢体麻木、乏力和根性疼痛。临床常用MRI明确诊断,可清楚显示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及硬脊膜侵犯的范围。 


脊膜瘤如何诊断?

    脊柱增强核磁共振(MRI)及脊柱CT等影像学检查,能够明确肿瘤的部位、侵犯破坏的范围、与周围脊髓神经根等重要组织的关系等。这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病人,有助于决定手术的方式、确定切除的范围和选择重建脊柱稳定性的内固定方法。其中,增强核磁共振是对脊膜瘤确诊帮助最大的检查。


脊膜瘤如何治疗?

   脊膜瘤属于良性脊髓肿瘤,手术切除治疗效果非常好,很多病人可以治愈。因此,只要是可能的情况下尽早手术彻底切除肿瘤,目前放疗和化疗等其他治疗办法均效果不佳。所以我们建议:发现了肿瘤就应尽早手术治疗,术中特别强调对肿瘤附着处硬膜的处理,能够切除的要彻底切除,以防止残余肿瘤复发和恶变。为了实现手术的精准和安全,熟练的手术技能、高清显微镜和术中电生理监测设备是保证手术安全的必要条件。  有写肿瘤节段较长或者处于活动度较大的交界节段时,需要考虑脊柱的稳定性问题,可以行脊柱内固定来解决,  术后早期活动和康复,可预防深静脉血栓和褥疮的发生。


来看一例典型的椎管内脊膜瘤的病例

患者中年女性,因“颈部疼痛半年”入院,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查体颈部活动受限,余无特殊。

颈椎增强MRI提示:C1-2颈椎水平椎管内异常信号占位,T1WI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信号均匀,约15*21mm,脊髓受压改变,脊髓信号正常,无增粗或变细。考虑脊膜瘤可能。

术中情况:

术中全程高分辨率显微镜下切除肿瘤,手术时间1.5小时,出血100ml。

术后情况:

术后患者疼痛较术前减轻,四肢无麻木,大小便正常。术后第4天拔出流管,切口愈合良好,术后第5天佩戴颈托下地活动。



作者简介:



曹依群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神经外科 主任  

神经肿瘤MDT首席专家

脊柱肿瘤诊治中心副主任

专家门诊 :   周二上午



        神经外科学博士,目前担任上海市抗癌协会脑转移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脊柱脊髓学组委员;中国抗衰老促进协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市医学分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脊髓脊柱组委员;全军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脊髓脊柱专业组委员;上海市中西医协会神经外科学组委员。发表论著70余篇,申请及完成科研基金十余项,获得科技专利多项。其中SCI论文10余篇。近年获得专利4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明专利1项。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医疗成果二等奖、上海市医疗成果三等奖等科研成果多项。《肿瘤外科学》 、《肿瘤医学》等多部权威专著编委。 先后多次荣立三等功、优秀共产党员、嘉奖等荣誉,曾参与多次国内重大医疗救援任务。
   对神经系统肿瘤和脊柱肿瘤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专业方向为颅脑肿瘤和脊髓脊柱肿瘤。擅长颅脑肿瘤(胶质瘤、垂体瘤、脑膜瘤、脑转移瘤、听神经瘤等)、脊髓脊柱肿瘤(神经鞘瘤、脊膜瘤、脊髓髓内肿瘤、原发脊柱肿瘤和脊柱转移瘤等)的显微精准外科手术治疗。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