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没掏的耳屎,最后都去哪了?

2024年08月06日 1622人阅读

最近,某网友发生了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大概过程是这样的:
“最近一只耳朵感觉被耳屎堵着自己掏不出来,去医院求助医生。


刚开始掏时耳朵有点疼,后来就是头晕、嘴唇发白、身体发抖,失去了意识。医生给我抬床上休息,还给我喝糖水。


耳屎掏了一半,医生不敢掏了,给开了药回家滴,让我下次多吃点早饭再去。”
巧了!不少网友表示自己去去医院掏耳屎也感觉晕乎乎,好几分钟才恢复。




耳屎是怎么形成的?掏耳屎真的会头晕吗?


耳屎原来是这样来的?


人的外耳道内有大量的汗腺与耵聍腺,它俩无时无刻不在分泌液体并流入外耳道。
由于分泌的液体黏性较大,能吸附外耳道脱落的一些上皮组织及外界进入外耳道的粉尘。
这些物质在外耳道堆积到一定程度,就形成了“耳屎”。
耳屎的学名叫“耵聍”,主要成分包括60%的角蛋白,12%~20%的脂肪酸、醇类、角鲨烯,6%~9%的胆固醇。
因皮脂腺分泌的不同,我们常会有“湿耳”、“干耳”的说法,中国人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干耳,只有约4%~7%的人是湿耳。
“干耳”的耳屎较容易脱落,而“湿耳”(油性耳屎)则容易堆积在耳道中,可能因长期积累导致耳朵堵塞,出现耳鸣、耳痛、听力下降等情况。




虽被称为“屎”,耳屎的存在却并非毫无意义。
耳屎中丰富的脂肪酸能在耳道表面形成酸性的薄膜,具备轻度的杀菌能力;同时耳屎中的免疫球蛋白A也能抑制细菌的滋生
一点耳屎都没有,反而容易出现感染,诱发外耳道湿疹或外耳道炎等。
耳屎还能防止小虫子进入耳道深处减轻声波对耳膜的冲击,避免鼓膜、内耳的意外损伤。

掏个耳屎真的会晕倒吗?


医生给患者掏耳屎,出现耳朵痛、头晕等情况其实并不少见。
毕竟需要去求助医生的情况,耳屎怕是已经不简单了!




外耳道的前壁连接着颞部,后壁与与乳突相邻,因皮下组织很少,皮肤几乎与软骨膜和骨膜贴在一起。
挖耳时,若压到外耳道前壁的下颌神经耳颞支,就会出现耳部疼痛;若是压到后壁的迷走神经耳支,就容易出现反射性咳嗽。
如果耳屎又大又硬,取出时刺激外耳道神经,导致耳部疼痛,剧烈的疼痛可能直接刺激迷走神经耳支,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血压下降、冒冷汗等症状,甚至出现一过性脑供血不足而造成头晕。
上述的疼痛或头晕,一般持续1~2分钟便会缓解,长则也就十几分钟。
至于意识丧失的情况,临床上较为少见,可能与心理紧张、低血糖等有关。

频繁掏耳朵你可能面临5类危险


我们的外耳道皮肤比较薄,与软骨膜的连接又较为紧密,频繁掏耳朵其实是个很危险的动作。
使用看似柔软的棉签掏耳屎,可能把耳屎越推越深,增加清洁难度不说,积压太深形成耵聍栓塞,可能压迫鼓膜导致听力减退、耳鸣、眩晕。




若是挖耳朵太用力导致鼓膜穿孔,会导致听力下降、中耳炎等问题。

外耳道皮肤损伤

工具较坚硬或耳屎多且硬,容易划伤耳朵皮肤,细菌进入造成伤口感染,严重时会引发炎症、流黄水甚至外耳道疖肿等。

外耳道乳头状瘤

掏耳朵太频繁容易刺激皮肤鳞状细胞或基层细胞增殖,诱发外耳道乳头状瘤,导致听力下降、有闷声感等。

耳屎越挖越多

外耳道皮肤经常受刺激,人体机制会认为耵聍或油脂分泌不足,导致耳屎的分泌增加,造成堆积严重,越掏越多。

损伤鼓膜

掏耳朵会刺激鼓膜而发生慢性炎症,出现发红、变厚的情况;突然的挣扎或反射性咳嗽,很容易刺伤鼓膜。

感染

外耳道感染真菌,产生大量菌丝,合并细菌感染可导致明显不适感,出现耳痒、耳闷、灼热疼痛感等,严重时可影响听力。

没掏的耳屎去哪了?


生活中大多数人其实并不需要专门去清理耳屎,因为它们有100种方式随机“掉落”!
耳屎作为人体的代谢产物,大部分情况下会随进食、说话、运动等动作自行排出。




约95%的人,外耳道皮肤的表面会附着一层特别薄的耳垢,暴露在空气中会慢慢形成淡黄色或褐色的薄片,在咀嚼或张嘴等下颚部位关节运动时自行脱落。
外耳道的自洁功能很强大,特别是“干耳”、 耳道不太弯曲的人,无需自己去掏耳屎。
少数人的耳屎不易自行排出,常聚集在外耳道形成耵聍栓塞,导致耳闷、耳鸣、听力下降等状况。
这类人建议每3~6个月去一次医院,找专业医生取出耵聍。

如果耳屎必须清理,该怎么做?


分泌物多或代谢旺盛的人,确实有必要定期清理耳屎。
耳屎不要每天都掏,医生建议一周左右清洁一次比较合适。
不要用牙签、发夹、指甲、钥匙等尖锐物体掏耳朵。




如果耳屎太硬,可侧头向耳内滴几滴橄榄油或香油,等耳屎软化后翻身让耳朵向下,使耳屎自然流出。
如果耳屎多且硬,建议还是得去医院,让医生做专业处理。



参考文献

[1]马成玲. 耳屎一定要掏吗?掏耳屎也有注意事项[J]. 家庭医药,2019(11):6.

[2]张玉洁. 耳屎掏还是不掏[J]. 江苏卫生保健,2021(4):42.

[3]宋海涛. 没被掏走的"耳屎",最后都去了哪儿?[J].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22(2):21.

[4]郭晓阳. 过度掏耳可能会掏出"脚气"[J]. 家庭科学·新健康,2022(8):32.

[5]船舷. 当心掏耳掏出病来[J]. 养生月刊,2015,36(6):520-52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