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梅毒性肛管溃疡误诊为肛裂2例

2015年11月16日 1131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病例1 

  36岁女性患者,因“反复排便疼痛伴出血一月余”入院。无粘液脓血便,无排便不尽感,无肛门坠胀。入院查体:(截石位)外观肛门12点位有一皮赘,肛管内6点位可见一长约1.5cm裂口,因疼痛明显,未做肛门镜及指诊。入院诊断:肛裂三期。排除手术禁忌症后行肛门切除术。术中见肛管后正中见可见一1.5*1cm溃疡,较浅表,边界清,边缘稍隆起。肛管和直肠下端粘膜可见散在白色颗粒状隆起,直径约2-3mm,触摸有颗粒感。取溃疡和直肠粘膜白斑做病理检查,病理示粘膜下淋巴细胞、浆细胞弥漫浸润,结合术中所见以及梅毒血清实验(+),考虑诊断为梅毒性肛管溃疡。使用苄星青霉素240u肌注,一周一次,连续三周,复查血清梅毒滴度11,局部检查见肛管溃疡已愈合,肛门镜下见直肠粘膜白斑消失。

病例2

  20岁患者男性,因“反复排便疼痛出血半月余”入院。无粘液脓血便,无排便不尽感,肛门稍有坠胀。入院查体:(截石位)外观肛门平整,肛管内5点位可及以长约1.0cm溃疡,稍感疼痛,指诊肛门不紧。入院诊断:肛裂三期。排除手术禁忌症后行肛裂切除术,术中见肛管5点位可见一1*1cm溃疡,较浅表,肛门较松,肛管和直肠下端粘膜可见散在白斑,稍隆起,直径2-3mm,触摸有颗粒感。取溃疡和直肠粘膜白斑做病理检查,病理示粘膜下淋巴细胞、浆细胞弥漫浸润,结合术中所见以及梅毒血清实验(+),诊为梅毒性肛管溃疡。追询病史有同性性接触史。使用苄星青霉素240u肌注,一周一次,连续三周,复查血清梅毒滴度11,局部检查见肛管溃疡已愈合,肛门镜下见直肠粘膜白斑消失。

讨论

  梅毒[1]是由苍白螺旋体所致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交传染。本病被称为“模拟大师”,能模仿许多疾病的特征,表现极为复杂,几乎可侵犯全身各器官,造成多器官损害。梅毒在肛门直肠表现的皮损与常见的肛肠疾病症状体征类似,易引起误诊误治。临床梅毒性肛管直肠病变常可与混合痔、肛裂、直肠癌、尖锐湿疣等临床表现相似引起误诊误治。唐涛等[2]报道初诊12例肛门直肠梅毒患者均漏诊。可见临床对于梅毒性肛门直肠疾病的漏诊误诊率是比较高的。此外,由于患者一般不愿主动提供不洁性生活史,加上2例患者术前疼痛不能配合检查,术前没有进行详细的专科检查,所以,导致误诊的发生。

  此2例患者均属于I期梅毒,即硬下疳期,肛周皮肤或肛管直肠黏膜表面糜烂或有溃疡形成,肛管小溃疡融合形成所看见的“肛裂”裂口,即硬下疳,伴有感染,有少量的分泌物及出血,导致肛门疼痛明显。取溃疡组织及直肠黏膜病理提示黏膜下淋巴细胞、浆细胞弥漫浸润。与I期梅毒相符合。梅毒血清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监测阳性,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效价>1:32梅毒处于活动期、具有传染性。梅毒性的肛管溃疡是因为肛周皮肤或肛管直肠粘膜表面糜烂,溃疡形成,肛管小溃疡融合形成较大的溃疡,易误诊为肛裂,所以溃疡多宽大而浅表,可发生在肛管任何位置,与肛裂的形成机理不一致,没有内括约肌的痉挛收缩,所以便后周期性疼痛的症状不明显。患者由于溃疡面感染,可导致疼痛,伴有少量的分泌物及出血。

  笔者发现,只要细心观察,梅毒性的肛管溃疡与普通的肛裂在局部表现上是可以区别的。肛裂多发生在肛管的前后正中,裂口较狭窄,深及基层,疼痛剧烈,指诊可及栉膜带,肛管紧。梅毒性的肛管溃疡比较浅表,溃疡面较宽大,稍有疼痛或无明显疼痛,指诊肛门可能不紧或较松,溃疡多在前后正在,也可以发生在除前后正中的其他位置,直肠下端和肛管内可见散在粘膜白斑。 梅毒性的肛管溃疡还应该与基底细胞癌、孤立性直肠溃疡等相鉴别。

由于梅毒性的肛管疾病误诊率高,为避免误诊误治,笔者认为:1对症状不典型的肛肠疾病患者或常规治疗效果不明显者,应该详细追问病史及性生活史。2认真的进行局部专科检查,对异常的体征引起重视。3对不典型的患者注意检查梅毒等性传播疾病,将它列入入院手术患者的诊疗常规,有异常分泌物者,可进行分泌物涂片检查。 4临床肛肠科医师应该加强自身学习,熟悉肛周性病的临床表现和诊疗。

参考文献

[1] 吴志华.现代皮肤性病学[M].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0.1:342-383

[2] 唐涛,张乃鑫.初诊漏诊肛门、直肠梅毒12例临床病理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1276):607-61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