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腰肌劳损是引起慢性腰痛的常见原因,如何治疗?

2022年10月30日 120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腰肌劳损是引起慢性腰痛的常见疾病之一,也称之为“腰背肌筋膜炎”。腰背肌筋膜炎的主要病变在腰背肌纤维、筋膜等软组织,多见于青中年,有时外伤史不明显,常与职业、生活和工作环境有一定关系。缓慢发病,腰部酸痛,病程迁延,天气湿冷或劳作之后酸痛常加重,休息后可以缓解。有时在腰臀部可触及到皮下痛性结节,这一般为局限性脂肪结节,也有认为是由于神经穿越肌筋膜时受到卡压所致。手术中可发现神经纤维在肌筋膜孔处有粘连,或有小脂肪疝,手术松解后症状缓解。
病因包括如下几方面。第一是急性腰扭伤后没有得到及时正确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当,损伤的软组织未得到充分修复,局部无菌性炎症持续存在,刺激末梢神经引起症状。第二是慢性积累性损伤,肌肉、肌腱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引起血运障碍,如长期弯腰工作者的腰背痛。其他原因还包括脊柱或下肢畸形,感染,代谢紊乱,内分泌失衡,精神因素,甚至遗传因素可能也发挥作用。
一般常有劳累史,尤其是固定姿势的过劳史,或局部的扭伤、拉伤史,或疲劳后受凉经历。疼痛可表现为隐痛、胀痛、酸痛。急性发作时,伴有肌肉痉挛和腰背部保护性僵直,打喷嚏、咳嗽时加重。慢性病程常累月经年,反复发作。多数病人可指出疼痛部位,疼痛可向远处扩散,如臀部、大腿后。部分伴有交感神经症状如一侧下肢怕冷,自感发凉。痛常因天气变化、劳累而加重,遇暖、休息后减轻。晨起腰背部发僵,稍活动后好转。查体时常有局部肌肉痉挛,急性发作者有局限的压痛点,压之可引起剧烈疼痛,并向特定部位扩散,此压痛点称之为“激痛点”。位于肌肉的激痛点,疼痛可累及整块肌肉;位于肌腱止点的,疼痛较局限;慢性病程者,在疼痛部位可触到较硬的结节或痛性条束,压迫可引起患者疼痛症状再现。
治疗采用综合性的保守疗法。①休息。急性期以休息为主,急性期过后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工作中注意改善 姿势,防止肌肉疲劳。②理疗。包括热敷、红外线、超短波、电磁疗等。③外用药物。包括外贴剂如双氯芬酸钠贴、麝香海马追风膏、奇正消痛贴,外搽剂如白脉软膏、扶他林乳胶。④口服药物。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物如力美松、塞来昔布,肌肉松弛剂如妙纳、氯唑沙宗,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抗焦虑药如地西泮、艾司唑仑。⑤痛点封闭。可在“激痛点”浸润注射利多卡因与曲安奈德的混合溶液。⑥曾有对于局部痛性硬结或痛性条束明显者,行局麻后手术切除,术后短期疼痛消失,但再次复发并不少见,因此不作推荐。
本症的预防,在于去除可能导致发生与复发的因素,如慢性损伤、过劳、固定而不正确的劳动姿势,治疗口腔及上呼吸道感染病灶,避免受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针对性地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