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益脑补髓汤——使小脑萎缩患者走路不稳恢复了

2022年12月23日 160人阅读

小脑萎缩一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临床常以头晕目眩、精神呆滞、神情恍惚、失眠多梦,记忆减退、舌强语春呛咳流涎、行走不稳前倾、尿频或大小便失禁等为主要症状,临床经过CT扫描、核磁共振成象检查可以确诊。小脑萎缩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脑组织体积缩小的一种精神衰退性疾病,是慢性进展期疾病,它有百分之六十的遗传率,也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越来越严重。因此这一疾病的治疗确实很困难。当小脑出现萎缩之后,接着就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像走路不稳,口齿不清,头晕,视力模糊,持物不稳等,这些症状被叫做共济失调。
西医认为,小脑萎缩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神经系统多部位慢性进行性萎缩的变性疾病,因其发病机理不明,目前也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所以会告知部分患者小脑萎缩无法治疗,多数患者放弃,或多在确诊后数年死亡。小脑萎缩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行走不稳、步态蹒跚、容易跌倒。另外小脑萎缩可以出现共济失调及平衡障碍。逐渐发展以后,病人自己不能行走,需要坐轮椅,小脑萎缩主要影响生活质量。生活质量差一些,但也不是很快能危及生命。康复训练以及家庭的护理很重要,防止不能下床活动。卧床以后,容易产生并发症,比如,褥疮及肺部感染。这些是造成死亡的原因。
小脑的功能主要是维持姿势平衡,协调肢体的运动,小脑萎缩时,患者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行走不稳、容易摔跤的现象,部分病人会出现共济失调、构音障碍等症状。1、共济失调指干事情时不协调,拿东西时拿不稳;2、构音障碍指发声时出现障碍,不能像正常人一样流利的说话,在朗诵诗歌的时候,语调会突然升高,而且不能收住。小脑萎缩属中医“痿证”范畴,其多由正气亏虚,气虚血滞,脉络瘀阻所致。肾藏精,主骨,生髓,通脑,肾虚则髓海失充、筋骨失养、骨摇肢颤。髓海空虚则元神失养,脑髓消缩,使运动机能失调。故治疗上应以益气活血通络为主,使正气充盛,肾精充足、髓海充实、气血运行流畅而改善肢体的运动、言语功能。
小脑萎缩需要对症治疗,不要出现病急乱投医的现象。要冷静的分析。这个病也就是通过中医治疗。而中医要想治疗小脑萎缩就要从这些地方下手,多从患者病情的整体情况出发,注重患者脏腑的功能,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再到理法方药,从而使药物更加适合患者的病情,以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益脑补髓汤”讲究从而达到健运脾胃,补益肝肾,固本培元的效果。简单来说就是恢复元气,增强免疫,提高整体机能,使身体更加健康,不易发病【治疗案例】郑先生,50岁,小脑萎缩六年时间,近两年多症状比较明显,主要表现为走路摇晃,肢体不协调头晕流口水,呛咳频繁,说话慢吐字不清睡眠不好容易做噩梦,偶有盗汗的情况,大便干燥三天1次,小便量少6~7次每天色黄,有异味,耳朵嗡嗡响,偶有胸闷。经“益脑补髓汤”加减药物治疗一个月呛咳次数明显减少,肢体比以前有力气了,小便异味小了,治疗第三个月睡眠好一些,不流口水了,小便正常了,大便1~2天一次不干了,治疗第六月,胸闷耳鸣均消失,盗汗未出现,头晕减轻,说话好一些,呛咳偶尔有,肢体比以前有力气了,治疗第八个月走没什么问题,说话可以听清了,呛咳、头晕未出现。
很多当地的医生并不太了解小脑萎缩,小脑萎缩本身属于疑难杂症除了遗传的,其他病因都不太确切;但中医可以通过望、闻、问、切,对症治疗,但由于小脑萎缩病因极多,真正研究的人很少,这需要特别广泛及丰富的中医经验知识,才能够做到,所以要想小脑萎缩恢复起来,找准根本、对症治疗最重要。北京仁爱堂王常在大夫30多年临床经验,首创中药“益脑补髓汤”,并先用于治疗小脑萎缩,多系统萎缩等取得新进展,临床治疗以“辩证施治、对症用药”为特色,一病一方,治疗效果获得广大患者好评!
【185 - 1585 -320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