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常量元素的缺乏——钙、磷、镁、钾、钠、氯

2020年02月25日 1395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常量元素的缺乏对机体造成的影响:

1、钙缺乏 

      我国居民钙摄人量普遍偏低,仅达推荐摄入量的50%左右。钙缺乏症主要表现为骨骼的病变——儿童时期的佝偻病及成年人的骨质疏松症。

      奶和奶制品应是钙的重要来源,因为奶中含钙量丰富且吸收率也高。此外,豆类、硬果类、可连骨吃的小鱼小虾及一些绿色蔬菜类也是钙的较好来源。

2、磷缺乏

      一般不会由于膳食原因引起营养性磷缺乏,但特殊情况下可出现。比如早产儿仅喂以母乳,则可发生磷缺乏,出现佝偻病样骨骼异常。

      磷是与蛋白质并存的,瘦肉、蛋、奶、动物的肝、肾含量都很高,海带、紫菜、芝麻酱、花生、干豆类、坚果粗粮含磷也较丰富。

3、镁缺乏

      引起镁缺乏的原因很多,主要有:镁摄人不足、吸收障碍、丢失过多以及多种临床疾病等。镁缺乏可致房室性早搏、房颤以及室速与室颤,半数有血压升高;镁缺乏可能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一种危险因素;少数研究表明镁耗竭可以导致胰岛素抵抗。

      绿叶蔬菜是富含镁的。食物中诸如糙粮、坚果也含有丰富的镁,而肉类、淀粉 类食物及牛奶中的镁含量属中等。 除了食物之外,从饮水中也可以获得少量镁。

4、钾缺乏

      体内缺钾的常见原因是摄人不足或损失过多。如频繁的呕吐、腹泻、胃肠引流、长期用缓泻剂或轻泻剂等;某些肾脏疾病,可使钾从尿中大量丢失;大量出汗而使钾大量丢失。主要表现为肌肉无力或瘫痪、心律失常、横纹肌肉裂解症 及肾功能障碍等。

      大部分食物都含有钾,但蔬菜和水果是钾最好的来源。其中以紫菜、黄豆、冬菇、赤豆等含钾量较高。

5、钠缺乏

      人体内钠在一般情况下不易缺乏。常见于:禁食、少食,膳食钠限制过严而摄人量非常低时,或过量出汗、反复呕吐、腹泻(泻剂应

用)、或某些疾病(如艾迪生病)等。

      钠的缺乏可出现:倦怠、淡漠、无神、恶心、呕吐、视力模糊、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血压下降、 肌肉痉挛,甚至昏迷、休克等。 

6、氯缺乏

      由于氯来源广泛,特别是食盐,摄入量往往大于正常需要水平。因此,由饮食引起的氯缺乏很少见。可见于:不合理配方膳(含氯量1~2mmol/L)的应用、患先天性腹泻(再吸收障碍)的 婴儿。 也可监狱大量出汗、腹泻、呕吐、或肾病肾功能改变、或使用利尿剂等。        氯缺乏常可发生肌肉收缩不良,消化功能受损,且可影响生长发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