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面肌痉挛使患者苦不堪言,3大治疗误区需警惕!

2018年08月04日 805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面肌痉挛使患者苦不堪言,面肌痉挛的初期症状为眼睑跳动,民间又有“左眼跳财,右眼跳灾”之称,所以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那么面肌痉挛有哪些突发表现呢?


  1.抽搐,面肌痉挛病人抽搐的程度不等,可以表现为不规律、阵发性、快速的抽搐,在病情初期的时候,抽搐比较轻,之后会延长到数分钟或是更长时间,间歇期时间会逐渐的缩短,抽搐会逐渐的频繁。


  2.耳部疾病,极少数面肌痉挛病人在出现抽搐的时候会伴有面部轻度的疼痛,极少数患者伴有同侧的疼痛与耳鸣。


  3.僵直性,对于面肌痉挛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主要表现为是强直性,可以导致口角向同侧歪斜、没有办法说话,同侧的眼睛不能睁开。可经常因为自主运动而加剧、精神紧张、疲劳,因此,不能自行的控制发作。


  别小华主任解析:


  面肌痉挛属于功能性神经系统疾病,肌肉抽动本身并无生命危险.但该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影响却是巨大的,比如,许多患者在见陌生人的时候就不由自主的抽动,因此产生自卑、忧郁、焦虑的情绪,从而严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疾病的治疗讲究治本。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颅内血管,尤其是动脉血管对面神经根部的长期压迫,造成局部神经脱髓鞘或/和面神经核团兴奋性增加,是导致面肌痉挛的发病的根部原因.因此,采用外科手术将责任血管从面神经根部移开,是面肌痉挛治疗的最根本手段.


  面肌痉挛患者病例


  曹女士,51岁,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眼睑跳动,每日发作不规律,给予中医针灸等治疗,效果不佳,症状间断出现,约半年后出现左侧面部的抽动,伴有耳鸣,发作不规律,夜间时发作少,抽动严重时患者不能看书,不能行走,影响正常生活。患者及家人为求近一步治疗,于1年前在外院就诊。给予“甲钴胺,卡马西平”及药物等治疗,效果欠佳。近2月来左侧面部抽动发作更加频繁,持续时间长,来西安红会医院功能神经外科门诊就诊,门诊以“面肌痉挛”收住入院


  入院后,经西安红会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别小华主任讨论,行常规检查后,在全麻下行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术中可见小脑前下动脉压迫面神经,确定为责任血管,将该血管与面神经游离,并填塞涤纶修补垫片,将面神经和责任血管分离,确保两者间无直接接触,手术顺利,术后患者诉右侧眼睑、面部抽动消失,现已出院。


  治疗面肌痉挛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脸上肉毒素打针,可以治愈面肌痉挛


  面部注射肉毒素对局部肌肉痉挛可有一定的缓解效果,主要是因为肉毒素可以阻断面神经末梢对面部肌肉的传导,是一种保守的外周治疗方法,如果注射位置准确,可有一定的效果,理想缓解时间在3个月左右,若注射部位不准确,不仅症状无法缓解,甚至出现长久的后遗症如面瘫,病人非常痛苦,肉毒素治疗还有一问题就是早期治疗效果可能尚可,但是多次注射治疗以后效果大多越来越不理想,维持时间越来越短,多次治疗易产生面神经瘫痪致闭目困难、口角漏气流涎,总的来说,注射肉毒素是早期治疗面肌痉挛的较为保守的方法,但是没有办法做到治愈、也没有办法做到不留后遗症。


  误区二、面部封闭“扎针”可以治愈面肌痉挛


  扎针的主要方法是行面神经外周分支的毁损(如射频热凝、酒精毁损),阻止其诱发痉挛。其实,外周神经的毁损短时间内可获得痉挛缓解的效果,但远期疗效不佳,外周神经再生后面神经主干的传导再次传至面肌,又可再次引发痉挛。而且,外周神经毁损可导致永久的面瘫,比肉毒素的副作用还要大。


  误区三、中医辨证、针灸可治愈面肌痉挛


  中医学对面肌痉挛有一定的疗效,可选择针灸、敷药等方法,损伤较小,但总体治愈率非常低,严格意义上说中医治疗面肌痉挛也是外周治疗方法,此病的病因是面神经根部也就是中枢附近受血管压迫,所以解除压迫才是最根本的治疗方法。


  面肌痉挛患者要注意:


  要有效的减小面肌痉挛的危害,除了要积极采用科学的服药方法外,患者还要重视做好自我护理。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粗粮,豆类,鱼类。平时心情保持愉悦,轻松,劳逸适度,充足睡眠。减少外界刺激,如:电视、电脑、紫外线等。患者应注意勿用冷水洗脸,遇风、雨寒冷时,注意头面部保暖。适当增加维生素B族的摄入。


  大家在平时要多了解一些关于面肌痉挛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帮助自己很好的远离这种疾病。同时如果患上面肌痉挛,也可以避免盲目治疗,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让自己尽快摆脱病魔侵扰。


  祝您早日康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