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是怎样发病的呢?

2021年02月15日 854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llergicbronchopuinonaryaspergillosis.ABPA)是烟曲霉致敏引起的一种变应性肺部疾病,表现为慢性哮喘和反复出现的肺部阴影,可伴有支气管扩张。该病相对少见,临床上常被误诊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少见情况下,其他真菌也可引起与ABPA相似的表现,统称变应性支气管肺真菌(ABPM),ABPA的治疗目标包括控制症状,预防急性加重,防止或减轻肺功能受损。虽然Hinson等早在1952年就初步描述了ABPA,但目前仍缺少统一的ABPA治疗标准。迄今为止,临床专家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探讨采用不同方案治疗不同时期ABPA患者的获益情况。总体来说,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是治疗ABPA的基础药物;抗真菌药物通常与激素联合使用治疗活动期或激素依赖期ABPA,或单独应用在缓解期ABPA;而1gE单抗,抗1L-5单抗可能对于激素依赖及反复复发ABPA患者具有一定疗效。
        下面了解一下ABPA的发病机制。
        目前认为ABPA发生是由于遗传易感的哮喘或囊性纤维化个体产生了高频率或强度的曲霉特异性CD4⁺Th2细胞反应。ABPA发病始于易感个体吸入曲霉菌孢子直径3-5μm的曲霉菌孢子被吸入进支气管深部,在此生长为菌丝。烟曲霉可以产生多种蛋白,包括过氧化氢酶、磷脂酶、蛋白酶、溶血素等多种物质,多种曲霉蛋白可以破坏上皮完整性并引起单核炎性反应。上皮细胞炎性因子释放所引起的炎性反应同样可以导致上皮完整性遭到破坏。支气管上皮的受损可以导致机体对一种以上曲霉蛋白产生以曲霉特异性CD4⁺Th2为主的过敏反应,主要分为Ⅰ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或IgG介导的Ⅲ型变态反应。IL-4可能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研究者在哮喘合并ABPA患者中发现特异性增生的T细胞群表型为Th2细胞(IL-4⁺,IFN-γ⁻)或Th0细胞(IL-4⁺,IFN-γ⁻)。T细胞产生的IL-4与B细胞表面的IL-4受体结合,导致IgE抗体同种型转换及B细胞增生。此外lL-4还可增强气道嗜酸粒细胞炎性反应及抗原暴露引起的气道高反应生相关。激话的免疫反应、真菌的水解酶一方面引起哮喘症状,另一方面加重气道损伤,导致支气管壁增厚、组织重构、支气管扩张乃至支气管纤维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