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季德胜蛇药在中医外科皮肤科应用

2018年07月31日 1037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说起“季德胜蛇药”我们都熟悉,是国内家喻户晓的治疗蛇毒的灵丹妙药,他的来源具有很浓的传奇色彩。

据说是一代蛇医季德胜先生的秘方,他祖籍江苏宿迁,一生与蛇紧密关联。季德胜从小和父亲相依为命,跟随父亲到荒山野外采集药草,捕捉蛇、蝎、蜈蚣等虫类,配制祖传蛇药,并串乡走巷,摆地摊,耍蛇卖药,走南闯北、到处奔波。18岁时,宿迁大旱,土地龟裂,温疫流行。他随父亲外出逃荒,沿途卖药来到南京。父亲捉蛇之技巧,养蛇的方法,采药炼秘方的诀窍,治疗蛇伤病人的技术,全部传授给他。传到季德胜手中的蛇药秘方,已是第五代了。他的先祖在一代一代地传授秘方过程中,不曾有任何文字记载,而是靠口授脑记,亲自实践,药效百发百中,治蛇伤无一例死亡。解放前,季德胜作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蛇化子”,闯荡江湖数十年,解放前夕定居南通。1954年,市政府为挖掘民间医药,遍寻名品古方。当时的市卫生局领导及著名中医朱良春亲赴天生港一所破旧土地庙里诚邀季德胜出山。经历新旧社会两重天,饱尝人间辛酸和新社会政府关爱的季德胜,毅然决定把凝结着季氏家族六代人心血凝成的蛇药秘方献给人民政府,先在中医院小批量试产,后由市政府指定南通制药厂独家生产,现在由精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季德胜蛇药片属于国家保密处方,集七叶一枝花、蟾蜍皮、蜈蚣、地锦草等十多味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定痛、息风制痉、止血强心的动植物药材为一炉。它不仅在医治毒蛇、毒虫叮咬方面具有神奇独特的疗效,在抗病毒、镇痛及有关医疗保健范围的功效也已日益显见,已被很多医学工作者广泛地引伸运用内、外、妇、五官、肿瘤等诸科领域。

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毒蛇咬伤病例逐渐减少,医生们根据其药物组成及功效,在临床上逐渐扩大它的使用范围,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不被一般人所熟悉,为此,结合笔者的应用经验,把在中医外科皮肤科应用体会特总结如下:

1、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猪头疯”、“蛤蟆瘟,以耳垂为中心,皮肤肿胀,并伴有疼痛和热感。先用青黛粉和黄酒溶化蛇药调为稀糊状,或研粉调醋,外涂于肿胀腮腺范围至颌下,毋须涂的太厚,1日3次,睡前再涂1次更为理想。患儿饭后并服蛇药2片,1日3次,至症状消失,平均3-5天治愈。

2、疖肿和麦粒肿:老百姓通常见此不知道如何处理,其实很简单,取1-2粒蛇药片,用盐水调敷1-2次即愈。

3、甲沟炎:临床上也常见,严重时影响走路,甚至拔甲,若早期用此方法:取季德胜蛇药片研为极细末,用开水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直至痊愈。完全可以避免拔甲之苦。

4、丹毒:患部皮肤红肿热痛,视患处大小,取季德胜蛇药若干片研末,温水调糊状敷患处,1天1换,同时内服蛇药片6片,每日3天,效果良好。

5、隐翅虫皮炎:局部皮肤水肿性红斑、丘疹、水疱及脓疱。取季德胜蛇药片6~8片研碎,加冷开水约10毫升调成糊状,涂搽皮疹处,30分钟左右1次。每日涂药4~10次,一般用药2~5日可治愈。6、带状疱疹:西医通常采用打针输液的方法治疗,那用蛇药片就简单多了,一般口服和外用就能解决,且早期应用基本不会遗留神经痛。方法:取季德胜蛇药片加50~60度白酒调糊搽患处,配合内服,每次5片,每日3次,用药起到结痂脱落最快3天,最长6天,平均4~5天,未发生任何副作用。部分因未及时治疗,已经留下神经痛的,也可以在刺络拔罐后再外敷蛇药片,配合内服中药,2~4周,一般也能治愈。
7、痤疮:俗称青春痘。以颜面、前胸、后背出现粉刺、丘疹、脓疱等皮疹为主,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和心里。笔者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配合外用季德胜蛇药片5~10片(根据皮损大小),温水调敷,每日一次,每次不超过2小时。
总之:外科疮疡及皮肤科疾病,凡见红、肿、热、痛,未溃的均可大胆使用,或内服、或外用,用之对症,都能收到立杆见影的效果。慢性溃疡、皮肤癌肿属于阳证的也是可以选用的。临床应用中除少数外敷引起皮肤过敏外,未发现其余不良反应。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