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前列腺肿瘤筛查三步法

2020年04月16日 815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全球前列腺癌发病率在男性所有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二。美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甚至已经超过肺癌,成为危害男性健康的头号肿瘤。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虽然远远低于欧美国家,但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2014年前列腺癌在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排名中已位列第6位,死亡率排第9位。
如何尽早做有效的筛查和确诊前列腺癌,我们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根据《中国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专家共识》意见,目前学界公认的前列腺癌早期临床诊断模式为“三阶梯”法。
所谓“三阶梯”法,是指利用各个前列腺检查手段,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最终直至前列腺癌的病理活检的“三步走”诊疗方法。
第一步:DRE+PSA
直肠指诊(DRE)是门诊前列腺癌患者的重要检查手段,简便易行,且受检患者无较大痛苦。研究显示约18%的前列腺癌患者是单独经由DRE发现的,而且DRE异常的患者往往能够更好的预示病情进展。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由前列腺上皮细胞分泌产生的一种蛋白酶,可以分解精液中的凝固蛋白酶和纤维结合素,帮助射精后的精液液化,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和上调前列腺内细胞生长的作用。当前列腺发生癌变后,正常组织被破坏,大量PSA会进入血液循环,导致血清中PSA升高,因此被当作诊断前列腺癌的标志物。我国《前列腺癌诊疗规范》指出血清总PSA>4.0ng/ml即为异常,就需要考虑前列腺癌的可能性,但考虑年龄和前列腺大小等因素,初次PSA异常者往往需要进行复查。并且值得注意的是PSA存在灰区(即PSA值处于4~10ng/mL之间),在这一灰区之内的患者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需要结合其他指标,如游离PSA比值、PSA密度、PSA速率等进行综合判断。当PSA位于灰区之外,>10ng/mL的患者,则可能具有较高的前列腺癌患病风险,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目前国内外比较一致的观点是,PSA>4ng/ml为异常,可以肯定的是,PSA越高,发生前列腺癌的概率就越大,根据欧美国家的医学资料显示,PSA数值与前列腺癌的风险概率如下:

第二步:TRUS+MRI
   如果DRE或者PSA出现了异常,往往进入前列腺癌确诊的第二步:影像学检查。诊断前列腺癌常用的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经直肠前列腺超声(TRUS)和多参数磁共振扫描(MRI)。
     TRUS无创,廉价、便捷,在前列腺癌检查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但典型的前列腺癌超声征象并不常见,因此对于早期的前列腺癌患者,TRUS检查价值有限,诊断特异性较低。但TRUS可以引导前列腺癌活检穿刺,仍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
      核磁共振(MRI)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得到广泛的认可,尤其是多参数MRI技术,对前列腺癌的期诊断和临床分期具有极大价值。MRI还可以与TRUS联合应用,实现前列腺靶向穿刺活检,国外文献报道可提高约20%的早期前列腺癌检出率。
     其他的影像学检查如骨扫描对判断前列腺癌骨骼转移具有辅助作用,但在早期的诊断中价值有限。近来C-11胆碱PET-CT已被用于检测和区分前列腺癌和良性组织,其诊断准确度远高于传统影像学检查,如磁共振、CT及前列腺超声,条件允许可进行C-11胆碱PET-CT协助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
第三步:前列腺癌穿刺活检
      病理活检是诊断前列腺癌的“金标准”,是确诊前列腺癌最可靠的手段。但穿刺活检属于有创操作,会引起血尿、血精、感染等并发症。因此前列腺癌穿刺活检需要严格的应用指征:
·DRE发现前列腺可疑结节+任何PSA值
·TRUS或MRI发现可疑病灶+任何PSA值
·PSA>10ng/ml;
·PSA4~10ng/ml,游离PSA比值可疑或  PSA密度值可疑
为了提高穿刺活检的检出率,前列腺癌穿刺活检往往还需要经超声进行引导。在进行穿刺之前,医生往往还要对患者预防性的使用抗菌药物和灌肠,以保障穿刺活检的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术可能存在假阴性或者漏诊,并非一次穿刺就能“万事大吉”,有重复穿刺的可能。
总之,前列腺癌的确诊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临床医生的仔细检查和谨慎验证,需要先进检查技术的更新和应用,更需要就诊患者的积极配合。前列腺癌不可怕,早诊早治应对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