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高压氧舱群在宝鸡市解放军第三医院正式投入使用

2015年07月22日 1169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西北最大的现代化宽体高压氧舱群在宝鸡市解放军第三医院神经外科高压氧治疗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这是一艘为生命之花量身打造的“诺亚方舟”,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技术上,都远远超越了人们对高压氧舱的传统印象。走进高压氧治疗中心,从消毒、更衣、候诊,到入舱、加压、治疗、减压,直至患者完成治疗,整个过程在高度程序化下规范运行。

  这是一个“三舱七门式”大型氧舱群,“品”字形的空间布局与控制中心实现了空间架构上的完美融合,氧舱安全性能上的顶层设计,加上全自动化喷淋设施使高压氧舱群运行安全有了可靠保证。现代化的视频监控和对讲系统可以顺畅实现医生与患者在治疗信息上的全过程及时沟通。一套全自动控制系统、一套半自动控制系统、一套全手动控制系统,这种“一主两副”,“一运行、两备份”的管控设计可以高效率实现整个氧舱群在各种应急情况下的正常运行,先进的视听音乐设备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寂寞感和紧张情绪,而舒适的座椅、奢侈的人均舱容、优美的舱内环境让患者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开启一段轻松、惬意的健康之旅。

  高压氧治疗作为一项独立于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之外的临床治疗手段,它是将人体置于一个高于标准大气压的特殊环境中,通过呼吸纯氧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高压氧与常压氧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它不仅是一种康复手段,还有重要的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作用,同时,它不单纯是一种辅助性的治疗方法,还是一种在紧急情况下必须及时采用的基础性治疗手段。

  高压氧医学的诞生到目前为止尚不足一百年时间。从上世纪 60年代开始,高压氧医学才在探索中慢慢进入国内,并逐渐成为神经科、五官科以及创伤外科等众多临床专科重要的治疗手段,特别是在急救医学中,高压氧舱是减压病、气栓症等疾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一氧化碳中毒和突发性耳聋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也是厌氧菌感染、脑外伤等很多危重疾病直接和重要的治疗、康复手段。

  1956年,荷兰科学家在高压氧舱中做了一项非常极端的医学实验,他们将一头小猪的血液抽干,仅仅依托生理盐水作为循环系统的传导介质,就成功实现了小猪在高压氧舱环境下的长时间存活,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无血的生命”。

  氧是有机体不可或缺的动力来源,人在无氧环境下, 5分钟之后即可造成脑功能损伤, 10分钟之后就能导致不可挽回的“彻底性”死亡。通常,我们生活在一个接近标准大气压的环境下,机体主要靠血红蛋白携带运输氧气,血液中的物理溶氧量远不足以满足机体需求。实验证明,血液中的物理溶氧量与氧的浓度基本无关,而压力的增加表现出令人惊讶的几何关系,高压氧舱可以成倍提高血液中的物理溶氧量,在两个标准大气压下,人体中的物理溶氧量可以达到正常值的14倍,而在三个标准大气压下,人体中的物理溶氧量可以达到正常值的 21倍,此时,无须血红蛋白运输氧气,血液中物理溶解氧量也足以满足机体需求,正是高压氧的这一特性成就了“无血生命”的传奇。

  高压氧的促醒作用在临床上更是独到,在 200千帕的氧压环境下,椎动脉的血流量可以瞬间飙升 18%,使脑干网状结构中的脑分压迅速提高,直接作用于上行激活系统,从而有效促进觉醒以及生命中枢系统的功能与活力。所以对心、脑供血不足,缺血性疾病,昏迷促醒等方面有非常的疗效。

  解放军第三医院神经外科王晓峰主任介绍说,高压氧医学是一门相对年轻的医学学科,人们对高压氧治疗的重要性还缺乏了解,这使很多患者错失了宝贵的治疗机会。实际上,高压氧治疗的适应症非常广泛,仅单纯急诊适应症就有 13种之多,除此以外,还有 40多种非急诊适应症。在临床上,如能合理应用高压氧治疗,就会有效提升神经外科、神经内科、骨科、五官科、眼科、康复科等多种疾患的治疗康复效果。在军事医学中,高压氧治疗可以有效提升各类颅脑损伤、软组织创伤和神经血管的愈合修复,对皮瓣移植术后皮瓣的成活以及烧伤创面的愈合同样具有显著疗效。另外,高压氧对突聋、脑出血康复、视网膜动脉栓塞、骨折延迟愈合、小面积脑梗死、偏头痛以及儿童自闭症等病症,在临床实践中已经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

  解放军第三医院是我国较早开展高压氧治疗的单位之一,这次氧舱的更新换代使我市高压氧治疗水平进入国内先进水平,将为我市和周边省区的患者提供国内一流水平的高压氧治疗服务。作为一艘呵护生命的“诺亚方舟”,解放军第三医院神经外科高压氧治疗中心将载着广大患者追寻健康的希望,在与疾病对抗的惊涛骇浪中劈波斩浪、扬帆远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