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通过案例了解儿童多动症-童晓

2024年05月29日 1190人阅读

通过案例了解儿童多动症

多动症,也被称作注意力缺陷过动障碍(ADHD),很多妈妈都不陌生。孩子们活泼好动,但是是否每一个难以安静下来的孩子都患有多动症呢?又或者,是否学业成绩不佳直接就与多动症有关?

【案例介绍】

患儿小明(化名),男孩,7.5岁,家长描述孩子是一个吵闹、坐不住的孩子。平常在学校里的行为是在操场上跑来跑去,上课时蹲在凳子上,经常推搡别人,蓄意破坏别人的东西,经常被同学投诉。

对于老师的提问不会举手回答,并且经常突然离开座位,没有规则和纪律意识;在课间操时,手脚不停地动,喜欢东倒西歪,摇摇晃晃的。日常完不成课堂练习,家庭作业也是需要妈妈监督才能勉强完成,考试时容易注意力涣散,一份试卷经常只写几道题。一年级,学习成绩班上倒数。

在家里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做事拖拉,喜欢睡懒觉,没有时间观念,喜欢跟妈妈对着干,表现任性、冲动;喜欢看电视,做事情丢三落四,该写作业了,作业本忘在学校了。该出门上学了,又拖拖拉拉,早上起来洗脸刷牙都要折腾半天。

【案例诊断】

结合以上案例,该患儿符合ADHD的特征,包含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动和冲动行为。这种状况可能伴随着学习困难、对立违抗行为、品行问题以及焦虑和抑郁等并发症。ADHD根据其表现的症状可以被分为三种类型:

1.注意缺陷为主型:此类型的特点患者可能表现出显著的懒散、困惑、迷惘和动力不足,常伴有焦虑、抑郁和学习上的挑战,但较少出现品行问题。这种类型在女孩中更为常见。

2.多动冲动为主型:这一类型主要见于学龄前儿童和小学低年级学生,以过度活动为主要特征。这类患者通常没有学习上的问题,但可能伴有品行障碍和对立违抗行为,临床上较为罕见。

3.混合型:混合型ADHD的患者同时表现出过度活动、冲动行为、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学习和认知功能的损害,是ADHD中最为常见的类型。这类患者可能同时伴有对立违抗行为、品行障碍和焦虑抑郁,社会功能受损严重,预后相对较差。患儿小明属于混合型的ADHD。

【案例分析】

那么孩子得了ADHD怎么办呢?

治疗ADHD是一个多方参与的过程,需要老师、家长和医生的共同努力。这个过程中,心理支持、行为矫正、家庭介入以及药物治疗等多种方法被综合使用,其中药物治疗常作为重要的一环,使用如哌甲酯、托莫西汀等药物,但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ADHD,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学习有关ADHD的常识,并与孩子分享,帮助他们理解自己的情况。

2)安慰孩子,帮助他们缓解因疾病可能带来的消极情绪。

3)鼓励孩子,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让他们相信ADHD是可以被管理和控制的。

通过这些方法,家长不仅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ADHD,还能促进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态度,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