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小儿常见病验方

2017年09月11日 1641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小儿常见病验方

2016-12-05孔令谦卢医

手足口病

现代医学认为“手足口”为病毒传染性疾病,常发生于婴儿和儿童。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

口腔疱疹常见于舌、牙龈和口腔颊粘膜。1-2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有些为疱疹,皮疹不痒,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见于臀部。有的病人仅有皮疹或口腔溃疡。发病季节常为夏季和早秋季节,即为暑湿季节。孔老认为此病多为小儿湿热内蕴,适感暑湿,湿热或发于口,或流于手足而为病,治疗上量其热重还是湿重,以清热解毒和渗化湿热两法结合治疗,效如桴鼓。

症如风温外感者,以桑菊、银翘、白虎加减治之,如前述治疗风温外感之法。口腔疱疹者,可合用导赤散加灯芯,引心火下移小肠,热毒壅盛者加蒲公英、野菊花、大青叶之属,舌苔厚腻,恶心,纳呆者加藿香、佩兰、白蔻之类,其病易愈。

病例:安某男4岁  2001.8.28

“手足口”症,舌苔黄,脉象弦滑而数,宜清化。

生石膏15金银花10青连翘8生知柏各7鲜苇根15栀子炭6条黄芩10  蒲公英15野菊花8白通草3全瓜蒌15滑石块10大青叶8莲子心3灯芯2  淡竹叶6羚羊镑1三剂

小儿口疮

小儿口腔溃疡一般为心胃火旺,心开窍于舌,心火旺盛则舌上溃疡,胃火旺则满口都有可能溃疡,心与小肠相表里,故心火旺盛可用导赤散清心利小便,引心火下移小肠。胃火旺盛者可加用白虎汤,


常用方:

生石膏15g川黄连3g  生知柏各6g青连翘6g蒲公英10g淡竹叶8g灯芯2g鲜茅苇根各15g生甘草2g  滑石块10g

脾经湿热者合用泻黄散,三焦火旺加焦栀子,肝火旺盛加用羚羊镑,大便秘结者加元明粉,有时小儿内热较盛,往往是心肝肺胃诸经皆受影响,可以以上诸法结合运用。

小儿惊悸夜啼

小儿心常有余,肝常有余,故小儿受到惊吓常常引心肝经之热而诱发惊悸和夜啼,其症状为白天如常,入夜则哭闹,胆小易惊,或间歇发作或持续不已,甚至通宵达旦,或见灯火则啼,其啼哭之声多响亮,口中有热气喷人,面目红赤,哭而有泪,踹被舞拳而有力。对于此症,孔老认为是心肝火旺,挟痰扰动心神所致,治宜清心凉肝,化痰镇惊,效果甚佳。

基本方:

川黄连3g细生地8g  焦栀子6g  淡竹叶6g  天竺黄5g  陈胆星5g  钩藤8g  菊花6g  白僵蚕6g  灯芯2g  生甘草2g生龙牡各10g  羚羊粉0.3g(分冲)

内热盛者可加生石膏20g,食积者酌加焦三仙、鸡内金、炒枳壳以消导。
  
方中以川黄连、生地、灯芯、竹叶、生甘草导心经之火从小便而出,焦栀子清三焦之火,钩藤、菊花、僵蚕平肝熄风,羚羊粉清肝经之火,生龙牡镇惊安神,天竺黄、胆南星清热化痰。诸药合用,使心肝之火得清,痰热得化,浮阳得潜,惊啼自除。

小儿遗尿

小儿肾常不足,小儿遗尿多为肾经虚寒所致,孔老治疗此病常以缩泉丸、封髓丹、五子衍宗等加减成方,效果甚佳。

基本方:

桑螵蛸7g益智仁7g五味子2g覆盆子7g砂仁4g台乌药7g升麻1g柴胡1g

方中桑螵蛸、覆盆子补肾固精缩尿,五味子收敛益肾,益智仁、乌药取缩泉丸之意以温肾止遗;封髓丹中以砂仁温命门;佐以少量升麻、柴胡升提中气,诸药同用,温固下焦,升提中气,故夜尿得止。

心肌炎恢复期

小儿心肌炎一般为外感温热邪气,中气不足,邪热内陷,损伤心脉所致。常见心之气阴两虚而余毒未尽,余热未清之证,症见心悸、短气、面色晄白,或有发热、午后低热等症,舌质淡,脉沉细或细数。治疗当以清热解毒与益气养阴同时进行,常用基本方:

炙甘草3g金银藤15g青连翘9g  嫩桑枝15g橘子络核各10g法半夏7g云茯苓10g炒枳壳6g全瓜蒌10g北沙参15g麦门冬8g五味子3g  干百合15g柏子仁10g浮小麦20g珍珠粉0.6g(分冲)

方解:

方中金银藤、青连翘、嫩桑枝清热解毒通络,以清未尽之余毒,生脉饮益气养阴,而温胆汤味孔老治疗心脏病的专方,有强心之功。配合干百合、柏子仁浮小麦养心安神、珍珠粉镇静安神,诸药合用,使余毒得清,心之气阴得复而病痊。(文整理:张绍才阮劲平孔令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