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痛心!又一青年医生猝死,年仅30岁...

2019年11月03日 892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导 语


相比哀悼更需要的是纾解医生的“累”。


“我院麻醉科医师江金健被发现心脏骤停,医院立即组织各方力量全力抢救,江金健同志仍不幸离世,终年30岁。“



该则沉痛的通知击中了所有医护人员的心底,一位如此年轻的医生就这样倒下,实在令人惋惜!




我国麻醉师缺口巨大


在去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关于印发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意见的通知》指出,我国麻醉师现仅7.6万人,在35岁以下青年医师约占麻醉医师的一半,远不能满足我国人口需求。




国家卫健委还表示,力争到2020年,麻醉医师数量增加到9万,每万人口麻醉医师数提高到0.65人;到2030年,麻醉医师数量增加到14万,每万人口麻醉医师数接近1人;到2035年,麻醉医师数量增加到16万,每万人口麻醉医师数达到1人以上并保持稳定。




数量的不足也造成了麻醉师过劳的现象。早在2014年11月1日,央视《焦点访谈》就曾播出“麻醉医生猝死事件调查”节目,关注中国日趋恶化的医生执业状况。上午八点进手术室,晚上八九点才能出手术室,每天连续工作十二小时,这几乎成了很多三甲医院麻醉科医生的常态。




根据2008年至2015年第一季度猝死医生调查显示,29位猝死的医生中,麻醉医生占到14位,他们年龄大多在30岁左右。他们正是成家立业有追求有发展的时候,也因此既有工作负担,也有生活负担,压力大于常人。他们把这种30岁左右的麻醉医生猝死频发现象,叫作麻醉医生的“30岁现象”。




相比哀悼更需要的是


纾解医生的“累”


我国医疗资源短缺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各科室都不可避免。在今年6月-7月不到两个月,见诸媒体的中青年医生猝死事件就有8件,着实令人心痛。




然而相比哀悼,更需要做的是纾解医生的“累”。医生过于疲劳是对自己和病人的不负责任。解除疲劳不仅要依靠医生本人的自我调适,要从根本上改变,必须要有外力推动,需要有体制、机制和制度等做保证,比如加大医疗卫生财政投入,加强人才梯队培养,加快实行分级诊疗等等,为广大医生最起码的身心健康兜底。




社会应理解、尊重和关心医生,善待医疗战线上的每一位员工,正视他们的付出,给他们应有的尊重和享受,保障医护人员的健康权益。




在缓解看病难问题上,不能单靠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医生休息时间的办法去解决。希望还能从落实年休假制度、制定合理的值班制度和轮换制度,保障医师的休息权;此外,还可以制定超时工作的强制休息制度,避免医生“抱病上岗”,防止过劳下的医疗行为。




我们需要健康的医生,而不是因长期过劳消耗最终牺牲的医生。应正视医护人员的执业及生活状况,让健康者传递健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