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谈谈性病之王:梅毒

2020年09月19日 1035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作者: 赖伟红  医学博士,杜克大学博士后,临床信息学管理硕士,副研究员



         梅毒的病原体是苍白螺旋体,也称梅毒螺旋体。目前,梅毒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梅毒对人体健康危害比较大,也影响优生优育,被视为传统性病之王。本文讨论了梅毒的病程、分期、诊断和治疗。

概述

        梅毒螺旋体感染皮肤粘膜后,首先在局部形成无痛性硬结或溃疡,称为硬下疳。硬下疳可出现在阴道、肛门、直肠、口唇和口腔皮肤粘膜部位。由于不引起疼痛,硬下疳不容易引起注意或易于被忽视。

      硬下疳可自行消退,但如果病人未得到治疗,梅毒螺旋体仍然存在于体内。梅毒螺旋体可长时间潜伏人体而无症状,但对人体器官的损害却在继续,最终造成包括大脑在内的各种器官的器质性损害。

        梅毒螺旋体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梅毒性溃疡而传播。这种直接接触主要是阴道性交、口交和肛交。通过一般接吻传染梅毒非常罕见。梅毒不会通过使用门把手、水龙头、餐具和马桶等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症状

        梅毒的病程被人为划分为四阶段:一期梅毒、二期梅毒、隐性(潜伏)梅毒和三期梅毒。一期梅毒和二期梅毒统称早期梅毒,三期梅毒也称晚期梅毒。

        在不同阶段,梅毒的症状不同。在一期梅毒和二期梅毒阶段,偶尔隐性梅毒早期,具有传染性。三期梅毒不具传染性,但症状最严重。

一期梅毒

        在梅毒螺旋体进入人体后,经过10天至3个月的潜伏期,在入侵部位的皮肤粘膜可出现单个或多个无痛性质硬的圆形溃疡或结节,称为硬下疳。

        硬下疳在2周至6周内可自行消退。如果不作治疗,梅毒螺旋体仍然存留体内,病情继续进展。

二期梅毒

        二期梅毒的症状多样,包括:

  • 生殖器、肛门或口腔部位溃疡或扁平湿疣

  • 皮疹初起躯干部,逐渐蔓延全身,累及手掌和足跖,表现为红色或暗红色斑片,表面粗糙,不痒

  • 肌肉疼痛

  • 发热

  • 咽喉痛

  • 淋巴结肿大

  • 斑片状脱发

  • 头痛

  • 不明原因体重下降

  • 疲乏

        这些症状可持续数周后消退,但也可以反复发生。如未得到治疗,病情可继续进展到隐性阶段或三期梅毒阶段。

隐性梅毒

        进入隐性或潜伏阶段后,皮损等症状消失,这一阶段可持续数年。由于螺旋体仍然存在,只是处于休眠状态,梅毒症状可随时再次出现,仍需要进行规则抗梅毒治疗。如果不治疗,病情可发展为三期梅毒,引起严重内脏器官损害。

三期梅毒(晚期梅毒)

        三期梅毒可发生在梅毒感染后10 - 30年,通常经过一段较长期的隐性阶段后发病。三期梅毒有多器官和多系统损害,可累及的器官包括:

  • 心脏

  • 血管

  • 肝脏

  • 骨骼

  • 关节

        在身体各部位可出现软组织肿胀,称为树胶肿。器官损害,往往意味着功能障碍,可致死。因此,在三期梅毒之前及时治愈梅毒,非常重要。

神经梅毒

        神经梅毒意味着梅毒螺旋体侵犯了神经系统,常见于隐性梅毒和三期梅毒病人。但是,神经梅毒可出现在一期期梅毒之后的任何阶段。神经梅毒可很长时间不表现出临床症状,或者临床症状慢慢呈现。

        神经梅毒的症状,可包括:

  • 脑病(痴呆)或精神状态改变

  • 步态异常

  • 四肢麻木

  • 注意力难于集中

  • 意识模糊

  • 头痛或癫痫发作

  • 视力下降或失明

  • 疲惫虚弱

先天性梅毒

        先天性梅毒病情重,往往致死。梅毒螺旋体可经胎盘传染胎儿,也可在分娩时经产道传染给新生儿。如果不做产前监测和治疗,70%的妊娠期梅毒的妊娠结局不良。梅毒导致的妊娠不良结局包括死胎或 新生儿死亡、早产、低出生体重和先天梅毒。

        先天梅毒的症状包括:

  • 鞍鼻,鼻梁塌陷

  • 发热

  • 体重不足或瘦弱

  • 生殖器、肛门和口腔皮疹

  • 手足小水疱,随后成暗红或铜色丘疹或扁平丘疹,并蔓延至面部

  • 水样鼻涕

        较大婴儿或儿童还可有下列表现:

  • 胡氏(Hutchinson)齿

  • 桑葚齿

  • 骨痛

  • 间质性角膜炎或失明

  • 耳聋

  • 关节肿胀

  • 军刀状胫(小腿畸形)

  • 生殖器、肛门和口腔皮肤瘢痕形成

  • 阴道外和肛门树胶肿

治疗

        早期梅毒可以完全治愈,及时尽快早期青霉素治疗非常关键。

        晚期梅毒仍然可以使用青霉素治疗,但需要更长疗程,更大剂量,而且无法修复已经受损的神经和器官。晚期梅毒经过正规足量青霉素治疗,可以完全清除体内的梅毒螺旋体,防止其对机体造成进一步损害。

        梅毒治疗期间,病人需禁欲。治疗后,根据梅毒血清抗体滴度水平来判断疗效和病人是否仍具传染性。规则治疗完成后,梅毒传染性消失,性生活可恢复正常。

        梅毒的治疗方案取决于症状和病程。对早期梅毒,采用苄星青霉素G,每周肌肉注射一次,用1 - 2周。对隐性梅毒和三期梅毒,可用同样方法,疗程延长到3周。

        对神经梅毒,采用大剂量水剂青霉素,静脉注射或静脉点滴,连续用药2周,然后再给以苄星青霉素G,每周肌肉注射,用3周。

        先天梅毒患者,出生后需立即接受规则青霉素治疗。

        对于青霉素过敏的早期梅毒病人,可选用替代药物,如头孢曲松、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  但对于妊娠期梅毒和三期梅毒,青霉素过敏者需接受青霉素脱敏治疗,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治疗。  

        梅毒治疗后的首日,病人可能出现吉海反应(Jarisch-Herxheimer reaction),表现为寒颤、发热、恶心、肌肉疼痛和头痛等。可给以小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处理,病人无需因此终止抗梅毒治疗。

实验室检测和诊断

        梅毒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体检、性行为史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梅毒一旦确诊,病人性伴也需一同接受检测和治疗。梅毒抗体滴度常用来评判治疗效果和病情动态变化。同时,梅毒病人感染艾滋病毒风险增大,建议梅毒病人做HIV抗体检测。 

        梅毒的实验室检测包括:

  • 血液检测:血液中梅毒螺旋体抗体及其滴度。

  • 组织液检测:早期梅毒皮损组织液中的梅毒螺旋体,即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 脑脊液检测:脑脊液中梅毒螺旋体抗体及其滴度。

        对于梅毒和其它性病高危人群,即使无症状,建议在下列情况下,主动接受梅毒相关检测:

  • 无保护高危性行为之后

  • 有了新性伴

  • 多个异性性伴

  • 性伴确定有梅毒感染

  • 男男多性伴

  • 出现梅毒症状

预防

        目前尚无梅毒疫苗。值得注意的是,人感染梅毒后,并不产生保护性免疫力,不能防止其再次感染梅毒。梅毒感染后经过正规治疗后,还可以再次感染梅毒,并非梅毒复发。

       对于性活跃人群,为了降低梅毒感染的危险性,可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 适度禁欲

  • 单一固定性伴

  • 性交时使用安全套(仅保护生殖器部位,而不能保护其他部位)

  • 口交时使用口腔橡皮障

  • 避免共用成人玩偶

  • 远离酒精和娱乐性毒品,避免滋生性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