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卫计委新发布测血压的国家规范,医院和家里都要按这个标准操作

2017年12月10日 1069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卫计委新发布测血压的国家规范,医院和家里都要按这个标准操
随着《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出台,国家对多种慢性病的防控提出了目标
可能你并未注意到,在这篇长达8000多字的国家规划里,其中特别提到了这个——
全面实施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
为什么会强调这件“小事”呢?这背后的原因,可不简单
高血压带来沉重负担
卫计委新发布测血压的国家规范,医院和家里都要按这个标准操作

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估算,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超过2.7亿,仅高血压这一种慢性病给国家带来的直接经济负担,在2013年就已高达2103亿元,占我国卫生总费用的6.61%。包括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肾脏疾病在内的高血压严重并发症致残和致死率高,已成为我国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
高血压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但最近10多年已出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父母一方或双方有高血压的,子女有很大概率患高血压。在医疗卫生机构全面推行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就能早发现高血压患者和高危人群,及时提供干预指导。临床经验表明,降压治疗可降低脑卒中风险35%~40%,降低心肌梗死风险20%~25%,降低心力衰竭风险超过50%。
因此,把预防和控制高血压视为防治慢性病的核心之一,并不为过。
医患都应正确测血压
卫计委新发布测血压的国家规范,医院和家里都要按这个标准操作

无论对临床一线医生、高血压患者,还是普通人而言。防控高血压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正确规范测血压。
说啥?劳资干了一辈子临床,天天管病房、出门诊,你们居然暗示我血压测的不-规-范?PS:估计有人会气得一口老血喷在屏幕上......
先别喷,往下看~
上个月,国家卫生计生委最新发布了《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17)》。在该场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计委基层司副司长高光明说:“这一次的指南和以往不同在哪里?这个《指南》不是学术的指南,这个《指南》是政府主导的,带有政府意志,要在基层广泛推广的一个专题指南。总体来说,在基层进行高血压管理,涉及到基层卫生服务的功能定位,我们就是要按照这个《指南》。”
小编摊手表示:扎心的老铁们,以后再测量血压,你们要按这个《指南》来哟。
当然,高血压患者本人(或亲属)更要学习、掌握,这可是自己的血压,更要测好测准。
测血压的程序和步骤
卫计委新发布测血压的国家规范,医院和家里都要按这个标准操作

按照《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17)》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正确规范的血压测量程序和步骤如下。
一血压计的选择
1.选择经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或符合标准的台式水银柱血压计,定期校准。
2.袖带的大小适合患者上臂臂围,袖带气囊至少覆盖80%上臂周径,常规袖带长22~26cm,宽12cm,上臂臂围大者应换用大规格袖带。
二测血压的方法
1.安静放松:
去除可能有影响的因素(测量前30分钟内禁止吸烟、饮咖啡或茶等,排空膀胱),安静休息至少5分钟。测量时取坐位,双脚平放于地面,放松且身体保持不动,不说话。
2.位置规范:
上臂袖带中心与心脏(乳头水平)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水银柱血压计也应置于心脏水平);袖带下缘应在肘窝上2.5cm(约两横指),松紧合适,可插入1~2指为宜。台式水银柱血压计测量时,听诊器胸件置于肱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勿绑缚于袖带内。
3.读数精准:
电子血压计直接读取记录所显示的收缩压(高压)和舒张压(低压)数值。水银柱血压计,放气过程中听到的第1音和消失音(若不消失,则取明显减弱的变调音)分别为收缩压和舒张压,眼睛平视水银柱液面,读取水银柱凸面顶端对应的偶数刻度值,即以0,2,4,6,8结尾,如142/94mmHg。避免全部粗略读为尾数0或5的血压值。
卫计委新发布测血压的国家规范,医院和家里都要按这个标准操作

三注意两个要点
要点1:
首诊测量双上臂血压,以后通常测量读数较高的一侧。若双侧测量值差异超过20mmHg,应转诊除外继发性高血压。
要点2:
确诊期间的血压测量,需间隔1~2分钟重复测量,取两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若收缩压或舒张压的两次读数相差5mmHg以上,应测量第3次,取读数最接近的两次的平均值记录。
最后需要提醒:对于首次测量血压者,如果发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建议在4周内复查两次,非同日3次测量均达到上述诊断界值,即可确诊为高血压。
卫计委新发布测血压的国家规范,医院和家里都要按这个标准操作

声明:济南哮喘病医院科普中心提醒大家,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健康科普信息,严禁用于商业用途,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实际临床指导治疗或指导用药的依据,如果有相关疾病请积极就医,明确诊断病情后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的治疗。部分健康科普信息来源于医疗平台或专业论文,如果造成侵权请作者及时联系删除!
如果对您有用欢迎关注本头条号后获取更多有用信息,您也可以留言评论分享您的经验,如果有疑问欢迎私信留言交流疾病相关知识!
卫计委新发布测血压的国家规范,医院和家里都要按这个标准操作

热门推荐

杨振宁遗产分割首曝光,全民懵了,这是翁帆最失败的一次投资
打开APP晓晓说事353条评论

董卿哭着说出丈夫的身份,来头如此之大,难怪董卿一直不敢公开
打开APP小桃娱闻339条评论
妇女们在客厅万万别放这些东西,预示横祸不断,赶紧改掉吧

打开APP识家居230条评论

吕丽萍前夫追悼会在八宝山举行,文章赵文卓前往送行
打开APP奔狍小剧场64条评论
“屁多”的人注意了,可能是这种疾病的早期征兆!

打开APP39健康网569条评论

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