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谈谈分泌性中耳炎

2018年07月20日 665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是以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中耳积液可为浆液性漏出液或渗出液,亦可为粘液。本病命名尚不统一,有称为渗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浆液-粘液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中耳积涂粘稠呈胶状者,称胶耳(glue ear)。石家庄市藁城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喉科马少民

  分泌性中耳炎的原因:  

1.咽鼓管阻塞或功能不良  为本病发生的基础, 如腺样体肥大、肥厚性鼻炎、鼻咽部肿瘤、鼻咽填塞等。

2.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除使咽鼓管功能不良外,轻型感染也可侵入中耳,由于在中耳的积液中找到了细菌和病毒,所以认为分泌性中耳炎是中耳的一种轻型或低毒性的细菌感染。。

3.免疫反应  由于近年来中耳积液的细菌培养阳性率较高,并从积液中检出了细菌的特异性抗体,提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是Ⅲ型变态反应所致的中耳粘膜的损害。

 4.其他  如腭裂、鼻咽癌放疗后、潜水、高空飞行等,据杂志报道,父母抽烟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较高,这是因为香烟、烟尘直接对中耳的咽鼓管粘膜作用,引起感染,因此希望家长朋友不要在孩子面前吸烟。

    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

    1.听力减退  2.耳痛、耳闷      3.耳鸣 

   中耳积液的处理

 (1) 鼓膜按摩:每次按摩20分钟,每天1--2次。

(2)鼓膜穿刺抽液:用斜面短的7号长针头,在无菌操作下经鼓膜前下方穿刺抽出积液,注入激素类药物或氨溴索,必要时可重复穿刺。

(3)鼓膜切开术积液粘稠穿刺不能抽出,小儿不合作,局麻下无法作鼓膜穿刺时,应作鼓膜切开术。手术于局麻或全麻(小儿)下进行。术时用鼓膜切开刀在鼓膜前下象限弧形切口,注意勿伤及鼓室内壁粘膜,鼓膜切开后应将鼓室内液体全部吸尽,然后向鼓室内注人α-糜蛋白酶、透明质酸酶。

(4)鼓室置管术: 长期不愈或反复发作者,鼓室积液清除后,可经鼓膜留置通气管于鼓室内,以改善通气引流,有利于恢复咽鼓管功能。通气管留置时间一般为6—8周,最长可达半年至一年。待咽鼓管功能恢复后,通气管常自行排出于外耳道内。另外,紫外线或超短波,He-Ne激光照射等物理疗法,可改善中耳血液循环,促进积液吸收。   

(5)药物治疗:鼻喷激素(曲安奈德鼻喷雾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粘液促排剂(桉柠蒎软胶      囊),抗生素的应用(罗红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  

如何预防分泌性中耳炎呢?

    根据本病的发病原因,防止感冒和及时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保持鼻腔通畅,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加强卫生宣传,提高家长和教师对本病的认识,对10岁以下儿童应进行定期普查,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成年人不吸烟或少吸烟,儿童要远离有烟环境,腺样体肥大儿童应手术切除。对鼻及鼻咽部的炎症要积极治疗,防止引起咽鼓管感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