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关于盆底的几个常见误区

2023年09月19日 26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误区1:只有顺产的人才会出现盆底问题?
    *孩子通过阴道自然分娩过程中,盆腔的组织韧带出现松驰。如果产程拉得很长,胎儿过大,产道损伤,都有可能引起盆底功能障碍。但不是说剖宫产就能避免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由于孕育过程中,盆底组织长时间受到胎儿的压力,也会出现盆底肌肉韧带的松弛。再加上年龄增长、慢性咳嗽、便秘等增加腹压的诱因,慢慢也会发生盆底障碍性疾病。
    *在女性怀孕的这9个多月的时间内,子宫是逐渐从50克缓慢增重到几公斤的一个过程,子宫、胎儿包括羊水的重力压迫到盆底,会对盆底造成慢性的损伤,而且孕期母亲体内各种激素的作用下也会引发盆底功能的下降,所以无论是自然的经阴道分娩还是剖宫产都避免不了这种对盆底的损伤。
    *对于单纯的产后早期盆底功能损伤方面来说,选择性剖宫产较阴道分娩小;但从盆底肌力方面两组无差异;而且剖宫产可能通过炎症机制导致高张型盆底肌电状态,而导致慢性盆腔痛、急迫性尿失禁及盆底肌痉挛综合症;
*误区2:产后出现盆底功能障碍,自己可以恢复,不需要处理?
    *产后42天到3个月内被称为盆底康复治疗的“黄金期”,因为这段时间里,肌肉和神经刚刚受损,自身的细胞修复比较活跃。所以一般建议产后42天恶露干净以后,尽快进行盆底功能的检查评估,尽早开展治疗。这个时期的治疗效果事半功倍,借助仪器唤醒损伤神经肌肉,增加盆底肌肉肌力和弹性,可以使盆底功能尽快恢复。
*误区3:老年女性出现盆底功能障碍,难以恢复?
    *很多老年女性总以为年纪大了,漏尿很正常,如果发生“脱垂”,虽然被“社交癌”困扰,但是也放弃治疗。对于老年女性,出现盆底疾病,通过药物及锻炼恢复到正常比较困难,但是完全可以通过微创的手术方式得到缓解。患者本身要积极面对,科学治疗。
*误区4:产后先开始腹部塑性锻炼
    *首先,对于产后有腹直肌分离的妈妈,通过仰卧起坐等方式锻炼腹肌,燃烧腹部脂肪,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加重腹直肌分离。
    *盆底肌、膈肌、腹直肌、腹外侧肌群、腰方肌、竖脊肌都属于核心肌群,想塑性,建议先恢复盆底肌等核心肌群的肌力。盆底肌经历了怀孕和分娩的重创,产后早期尚未完全恢复,高强度的腹肌锻炼,对于盆底肌来说等于雪上加霜。
    *此外妊娠及分娩过程都有可能损伤骨盆的结构和稳定性,导致产后腿部疼痛、腰痛、走路姿势异常、长短腿、跨宽等问题,因此部分新妈妈们还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体态评估,并进行专业康复及矫正,再进行塑性。
    *因此,新妈妈们应当根据产后42天检查结果,如有盆底问题,应先进行盆底康复。等到盆底肌力量有所提升,再进行腹部塑形,这样的塑形才会更安全、更科学。
*误区5:还打算继续生宝宝就不需要进行盆底康复:
    *很多产后妈妈以为还打算继续生宝宝就暂时不需要做盆底康复,其实,不论是顺产还是剖腹产,盆底肌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盆底严重受损的还会导致尿失禁,子宫、直肠、膀胱的脱垂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而再次妊娠,又会使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加重,因此,我们有必要提醒准备继续怀小孩的女性,一定事先做好盆底功能评估和修复。此外,已育和30岁以上女性都应尽早进行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其中,提肛运动是盆底肌康复的最基本方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