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152条结果

  • 我们中医学的发展可谓渊远流长,中医妇科学作为其中一小部分,也经历了千年的发展,介绍如下(1)夏、商、周时代——中医妇科学的萌芽。(2)春秋战国时代——中医妇科学的产生:《黄帝内经》中,较详细地论述了妇女月经的生理病理以及妊娠诊断等。(3)秦汉时代——妇产科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对妇科疾病作了专题研究,论述了热入血室、脏躁、经闭、痛经、漏下、转胞、阴吹等症,并开创了妇科冲洗和阴道纳药的先河。(4)魏晋南北朝及隋代——妇产科的著作成就:徐之才的《逐月养胎法》对胎儿逐月发育的叙述较为详尽。(5)唐代——建立了较完备的医事制度等,产科及妇科专著涌现,孙思邈《千金要方》把妇人卷置于全书
    张焕珍 副主任医师 2017-08-31 13:58:09
  • 最近有一个想法,就是想把中医妇科学介绍给大家,虽然不能非常细致得介绍,但是可以让不了解中医的同胞们有个大概了解,知道咱中医是有这方面治疗方法的,也欢迎同道们探讨,相互提高。
    张焕珍 副主任医师 2017-08-31 14:31:13
  • 。亟斋居士的《达生篇》书中记述胎产时应注意的要点,特别提出临产六字真言“睡、忍痛、慢临盆”,吴谦的《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等在妇科方面也有较大的贡献。(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科学的发展。中医妇科学规划教材编写了第六版,培养了一大批中医妇科人才,临床上中西医相结合取长补短,取得了许多新的成果。
    张焕珍 副主任医师 2017-08-31 13:59:13
  • 江西名老中医集萃六十二:中医妇儿科专家廖佐芹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名医工作室黎崇裕廖佐芹,男,1947年出生,江西省上犹县人。主任中医师、教授。现任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国中医药学会会员,江西省中医药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四届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赣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赣南医学院临床技能实验室主任、赣南医学院学报编委,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科教科科长。1994年5月经江西省卫生厅批准享受特殊津贴。曾先后从江西中医学院陈茂梧、潘佛岩教授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刘弼臣、黄云亮教授等随诊学习,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有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中医妇科
    黎崇裕 主治医师 2018-07-17 21:16:31
  • 1.月经病的概念:指月经的期、量、色、质异常,或伴随月经周期而出现症状为特征的疾病。2.临床常见的月经病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不定期,崩漏,痛经,闭经,月经过少,月经过多等。3.月经病的病因病机:受六淫、七情、房劳多产、饮食不节、跌仆损伤等致病因素的影响,使脏腑功能失常或气血失调,致冲任二脉损伤,而发生月经病。4.月经病的治疗原则:重在调经以治本,(1)治病调经须分先后;(2)尚须注意标本缓急。5.月经病常用的治疗大法:补肾、扶脾、疏肝、调理气血。
    张焕珍 副主任医师 2017-08-31 14:08:00
  • 1.补肾滋肾:补肾是治疗妇产疾病的重要法则,根据病情,选用温肾助阳,滋肾养阴,育阴潜阳,阴阳并补等法则辨证论治。2.疏肝养肝:肝气郁结者,疏之,泄之;肝其上逆者,柔之,缓之;肝阳偏亢者,抑之,平之。疏肝养肝是治疗妇科疾病的一个重要方法,故有“调经肝为先,疏肝经自调”的说法。3.健脾和胃:脾气虚弱,化源不足,宜补益脾胃;脾气虚弱,中气下陷,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脾胃不和,胃气上逆,当辨其寒热,降逆止呕;脾虚夹湿,痰湿阻于胞络,宜健脾化痰,调经止带。4.补益气血:病在气分,以治气为主,并佐以养血活血之药;病在血分,以治血为主,并佐以补气、理气、行气之药;气血同病,则适当配合应用。5.活血化瘀:临床常用于闭经、痛经、产后恶露不下等。若瘀血内着,积结成癥者,宜破瘀消癥,软坚散结。
    张焕珍 副主任医师 2017-08-31 14:04:13
  • 的发展,中医妇科学理论进一步得到整理和提高。 1956年以后各省市相继建立了中医学院,连续编写了六版《中医妇科学》统一教材, 出版了《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妇科学》, 教学参考丛书《中医妇科学》。 各地先后编写了一批内部教材和妇科专著。开展了博士、硕士不同层次的医学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中医妇科人才。同时,出现了许多中西医结合的新成果。 如1964年,上海第一医学院藏象专题研究组的《肾的研究》,其中有关于“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病的治疗法则与病理机制的探讨”及“妊娠中毒症中医辨证分类及其治疗法则的探讨”。 60年代,山西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治疗宫外孕”。 1978年江西省妇女保健院的
    王劲 副主任医师 2018-10-09 17:13:28
  • 6.理气行滞:若气机郁滞或气逆上壅,甚或气结积聚,应以解郁、行气、散结、降逆为主,佐以通络。理气行滞常与疏肝解郁、活血化瘀之法配合运用。7.清热凉血:热邪入血,以致血分蕴热,热迫血行的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崩漏等,则宜清热凉血;热邪在下,未影响营血的月经先期、胎漏等,则宜苦寒清热或甘凉清热。8.温经散寒:寒邪客于胞中,则血行不畅,冲任受阻的月经后期、痛经、闭经等,治宜温经散寒。9.利湿除痰:水湿停滞不化,阻遏阳气则为寒湿,治宜温化水湿;湿郁日久可化热,则为湿热,宜清热利湿;脾气不运湿邪内生,聚湿成痰,下注胞宫,治宜燥湿化痰。10.解毒杀虫(含外治法):
    张焕珍 副主任医师 2017-08-31 14:05:15
  • 凡在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上海赫尔森康复医院中医专家。  西医学把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前者又称功能性痛经,系指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者,后者多继发于生殖器官某些器质性病变,如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慢性盆腔炎等。本节讨论的痛经,包括西医学的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功能性痛经容易痊愈,器质性病变导致的痛经病程较长,缠绵难愈。黄山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张徽声。  [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与冲任、胞宫的周期性生理变化密切相关。主要病机在于邪气内伏或精血素亏,更值经期前后冲任二脉气血的生理变化急骤,导致胞宫的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或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故使痛经发作。常见的分型有肾气亏损、气血虚弱、气滞血瘀、寒凝血瘀和湿热蕴结。  一、肾气亏损  先天肾气不足,或房劳多产,或久病虚损,伤及肾气,肾虚则精亏血少,冲任不足,经行血泄,胞脉愈虚,失于濡养,“不荣则痛”,故使痛经。  二、气血虚弱  素体虚弱,气血不足,或大病久病,耗伤气血,或脾胃虚弱,化源不足,气虚血少,经行血泄,冲任气血更虚,胞脉失于濡养,“不荣则痛”,故使痛经。  三、气滞血瘀  素性抑郁,或忿怒伤肝,肝郁气滞,气滞血瘀,或经期产后,余血内留,蓄而成瘀,瘀滞冲任,血行不畅,经前经时气血下注冲任,胞脉气血更加壅滞,“不通则痛”,故使痛经。  四、寒凝血瘀  经期产后,感受寒邪,或过食寒凉生冷,寒客冲任,与血搏结,以致气血凝滞不畅,经前经时气血下注冲任,胞脉气血更加壅滞,“不通则痛”,故使痛经。  五、湿热蕴结  素有湿热内蕴,或经期产后,感受湿热之邪,与血搏结,稽留于冲任、胞宫,以致气血凝滞不畅,经行之际,气血下注冲任,胞脉气血更加壅滞,“不通则痛”,故使痛经。  [辨证论治]  本病以伴随月经来潮而周期性小腹疼痛作为辨证要点,根据其疼痛发生的时间、部位、性质、喜按或拒按等不同情况,明辨其虚实寒热,在气在血。一般痛在经前、经期,多属实;痛在经后、经期,多属虚。痛胀俱甚、拒按,多属实;隐隐作痛、喜揉喜按,多属虚。  得热痛减多为寒,得热痛甚多为热。痛甚于胀多为血瘀,胀甚于痛多为气滞。痛在两侧少腹病多在肝,痛连腰际病多在肾。其治疗大法以通调气血为主。  治疗法则:行气活血,祛瘀止痛。  若痛经剧烈伴有恶心呕吐者,酌加吴茱萸、半夏、莪术;若兼小腹胀坠或痛连肛门者,酌加姜黄、川楝子;兼寒者小腹冷痛,酌加艾叶、小茴香;挟热者,口渴,舌红,脉数,宜酌加栀子、连翘、黄柏。若痛经发作者,酌加延胡、小茴香;小腹冷凉,四肢不温者,酌加熟附子、巴戟天。  若经行期间,小腹绵绵而痛,喜暖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畏寒肢冷,腰骶冷痛,面色淡白,舌淡,苔白,脉沉细而迟或细涩,为虚寒所致痛经。治宜温经养血止痛,方用大营煎加小茴香、补骨脂。
    俞翠英 健康号 2018-04-18 10:03:29
  • 1.月经的生理现象:(1)月经初潮和绝经的大致年龄:健康女子,一般到了十四岁左右月经开始来潮成为“初潮”初潮年龄可早自11~12岁迟至18岁前后。绝经年龄到49岁前后。(2)月经的周期一般为28天左右,在28~35天之间亦属正常(3)经期一般为3-5天,亦有长达6~7天者。2.月经的产生机理:(1)天癸与月经:天癸是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具备生殖能力,以及产生月经的基本物质天癸至则月经来潮(2)脏腑与月经:肾、肝、心、脾、胃在月经的产生上有着重要的作用。(3)血气与月经:气血协调,血脉通畅,血海按时满盈,月经才能如期来潮。(4)经络与月经: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路,它与冲、任、督、带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冲、任二脉的作用下,与十二经脉互相联系,才能有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功能。
    张焕珍 副主任医师 2017-08-31 14:00:53
1 2 3 4 5